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独叶草
日前,记者从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于近日在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的一次野外巡护中,意外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独叶草,为该局首次在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这一物种。
据介绍,此次发现地点为处于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杜鹃林。让人欣喜的是,被发现的独叶草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株或几株,而是呈现为片状分布,经现场粗略估计,株数在300株以上。
独叶草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公布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为多年生小草本,无毛,根状茎细长,自顶端芽中生出1叶和1条花葶,芽鳞约3个,膜质,卵形,长4毫米-7毫米。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生长在海拔2750米-3900米间山地冷杉林下或杜鹃灌丛下。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独叶草对研究被子植物的进化和该科的系统发育有科学意义。因该物种天然更新能力较差,加之部分地区森林的破坏采挖,总体植株数量逐渐减少,自然分布日益缩减,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独叶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