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财政局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资金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都能受教育

来源:
2007-11-02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早在几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就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 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石棉县从去年春季学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监督措施,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实现了改革的平稳过渡,进一步了巩固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和谐石棉的发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让更多农村孩子走进学校
  家住石棉县蟹螺藏族乡的小叶,在去年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下,又背上书包走进了学校。他告诉记者,此前由于家庭比较贫困,读完初中一年级就不能再继续上学了,“‘两 免一补’政策对我们这些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给予了很大帮助,使很多像我这样的学生走进学校。”
  “去年春秋两季,县财政共计投入“‘两免一补’”资金541万元,”据石棉县财政局办公室主任邓先超说,“新机制的实行,受到了很多农村群众的欢迎,一方面使学校经费 得以及时落实到位,保障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直接让农村学校摆脱了长期受学生欠费问题困扰;另一方面,大大减轻农民负担,激发贫困学生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提高农村 学校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实行新机制以来,还是出现由于学生人数不均等,造成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问题。对此,石棉县对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首先保证在校学生平均教育费 用逐步增长,加快教育调整步伐,优化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生源合理分配,减小城区学校的压 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提高全县整体教学质量。
  针对教育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该县进一步明确了县乡镇和村的办学义务与责任。“以县为主”体制的实施,乡镇政府普遍没有了压力。义务教育政府办,乡镇是有责任的,乡镇 要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教育筹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及时排除危房,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做好学校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所需用地等工作。通过 “一事一议”解决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将农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和对教育的支持付诸实施。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学生读书的条件,为石棉县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石棉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石棉 县财政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确保‘两免一补’专用资金的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进一步改善石棉的教育条件,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都能够接受教 育。”记者周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