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立足实际 谈雅安茶的发展·创新篇(1)
名山县红岩乡青龙村一组,不久后,这片绿油油的生态茶园就会成为观光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说,雅安多名茶,少名牌。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创新不够吗?
我们把目光投向雨城区某藏茶企业。
场景一
一条通道生产线尽收眼底
该茶企的生产基地内,一条长长的通道正在修建。
该通道起什么作用呢?透过通道两边的玻璃窗,称量、成型……到包装,整个生产线尽收眼底。
这条通道是他们茶企的一个创新,不仅方便来宾参观,而且也靠拢清洁化生产。把参观区和生产区分离,有助于生产区的统一管理。
该茶企相关负责人余栋钢说,今后准备把精细化生产车间也纳入进来。以后,一条通道,就能一览无余藏茶的普通生产和精细化生产整个过程。
再把目光转向位于名山县红岩乡青龙村一组的2000多亩生态茶园。
场景二
一条道路联通茶旅游
生态茶园旁边,是村委会主任罗永洪的房子。近日,他请人到家来“喝血汤”。
除了饭菜飘香让人心怡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让当地村民乐在心头。“不久,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就会贯通,和周边乡镇联通。现在水泥路已完成勘测和布道,只差水泥覆盖了。”罗永洪说。
今后,路通了,生态茶园变为观光有机茶园,联动生产和旅游,周边的农户办茶家乐。“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在场的村民说。
这样的创新在我市有很多。明显可以看出,今天的局面和创新不够关系不大。那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一个原因是,面对创新的态度不对。
创新是企业、产业乃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创新不是打一枪换一个林子,创新也需要提前策划。那么,如何创新,茶业才能进入一个良性轨道?
某业内人士说,首先,梳理产业链。针对单个企业,首先应该认清自身发展阶段,立足政产学研客观环境,梳理当前产业链。其次,结合当前情况,谋划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再次,找出产业链中的可能创新点,提早谋划安排,把风险性降到最低。
该业内人士同时强调,谋划不等于死板执行,无论什么样的创新,都不能照猫画虎,忽视客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