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产业崛起最强音——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发展纪实

来源:
2015-02-11 10:03
浏览:
收藏 打印

园区一重建项目内,工人正在加工钢筋


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复产的企业


震后落户我市的首个签约的重大招商引资产业项目——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生产基地项目投入试生产 记者 张毅 摄

  回顾2014年

  抓重建机遇 铸产业希望

  2014年,飞地园区93家投产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纳入灾后重建总规的道路、供排水等14个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全部开工;新引进投资1.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0户,全部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01亿元,达产后将会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

  一组组数字,饱含着飞地园区创业干事的艰辛;一个个捷报,饱蘸着飞地园区奋力推进产业重建的激情……

  稍一晃神,分分钟便跟不上园区发展的节奏。让我们一起回眸2014年,聚焦四大关键词,重温飞地园区抓重建机遇、铸产业希望的铿锵足音。

  关键词一 基础设施重建

  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从飞地园区名山片区一路向东南方向行进,途经名山片区永兴镇瓦窑村、江落村、箭道村、三岔村,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从道路到供排水管网、从污水处理厂到生态修复工程,从标准厂房到安置房……一个个基础设施项目正日夜兼程地建设,让人立刻感受到项目加速推进的激越鼓点。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和提升园区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来,飞地园区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要求,从编制规划入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园区产业发展大平台,以便让更多的项目在“精装房”内安家落户。

  按照“飞地园区飞跃发展,产业重建异地支撑”的发展理念,飞地园区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

  根据规划,飞地园区将围绕名山-永兴-草坝发展轴,重点打造名山高新技术片区、永兴装备制造片区、现代保税物流片区、草坝汽车制造和商务片区,配套建设名山综合服务中心、永兴邻里服务中心、草坝生产性服务中心,形成“一轴三心四片”的空间布局。

  “园区纳入灾后重建总规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4个,计划总投资22.3亿元,全部按照三个时间节点要求实现开工建设。”据飞地园区规划建设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范勇介绍,目前这些项目建设进展快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园区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项目建设。

  关键词二 产业重建

  站在蒙顶山远眺,飞地园区内焊花飞溅、塔吊林立,鼎恒新能源锂电池制造建设项目、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生产基地等10余个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栋栋功能完善的厂房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正在崛起。

  号角声声催人急,披星戴月重建忙。这便是产业重建给飞地园区带来的喜人变化。

  飞地园区是国家创新灾后恢复重建理念和模式,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产业园区,承担着全市产业灾后恢复重建“飞跃发展、异地支撑”的重任,是全市产业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

  一年来,一个个事关产业重建的佳音不断从飞地园区传出。

  7月18日,震后落户我市的首个签约的重大招商引资产业项目——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生产基地项目正式投入试生产。

  11月26日,我市迄今为止引进的最大产业项目——中国恒天集团投资30亿元、年产10万辆大型SUV(越野车)的雅安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12月23日,我市列入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规的重大产业重建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四川建安300万套车桥扩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据介绍,园区纳入总规的产业重建项目共5个,总投资9650万元,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3个已竣工投产,纳入专规的产业重建项目共13个,也已全部开工。

  大批大中型产业重建项目的落户,给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项目的落地生根、建成投产,必将推动灾区产业振兴,造福灾区广大群众,为灾区致富奔康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三 招商引资

  产业重建是灾区群众奔康致富的关键,而招商引资项目则是产业重建的支撑和保障。

  飞地园区将2014年确定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年,围绕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汽车生产制造主导产业,全力招商引资。

  一年来,飞地园区主动对接央企、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各类展会活动,累计接待外来考察企业180多批次,接待国外、港澳等地客商200多人次。

  一年来,飞地园区先后引进了中国恒天集团雅安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四川建安300万套车桥扩能项目、雅双合作园等大中型项目1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0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营业收入35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30亿元以上。

  飞地园区还加强了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合作,成功引进5家央企、5家大型民企入驻园区,引进中铁八局、中铁建工等建筑企业参与园区建设,提升了园区建设发展质量和园区形象。

  与此同时,我市还借助“1+7”经济圈同城化发展的机遇,加强了雅安东部片区与成都经济圈的对接,而产业合作发展成为对接合作的重中之重。由双流西航港公司投资1.5亿元,在园区建设的雅双合作园,占地139亩,场平工程已基本完成。

  在省级发改委、经信委等七个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成功引进航天银耳、藏宝虫草、乾润锂电池负极材料、江苏泰源光电等项目,又将为园区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园区,将为灾区产业发展带来强大的“造血”能力,为我市产业复兴带来大希望,飞地园区飞跃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关键词四 征地搬迁安置

  数百万平方米的施工场地上,10个重大产业项目、14个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建设,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确保项目用地能够及时交付,飞地园区成立了征地工作指挥部,紧扣重建项目用地需求,克服任务重、时间紧、资金缺口大、工作力量薄弱等困难,在蒙顶山镇、永兴镇同时展开征地搬迁安置工作,确保了征地搬迁安置工作稳妥、顺利、快速推进,全年完成征地11200亩。

  坚持搬迁政策标准是工作红线不允许突破的原则,园区坚持依法依规开展搬迁安置工作,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严厉打击在规划区私自占用国有土地、违章抢搭抢建行为,拆除违规搭建房屋30余户,私搭乱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有力有序、快速高效的征地搬迁安置工作为飞地园区产业重建顺利推进提供了前提保障。

  展望2015年

  蓝图已绘就

  行动只争朝夕

  2015年是我市全面实施灾后重建的攻坚之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灾后重建的总体目标,飞地园区绘出了2015年园区发展的蓝图: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飞地园区全体干部职工信心满怀、斗志昂扬,将以只争朝夕的行动抓好目标的落实。

  ——加快基础设施重建。抓紧完成园区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切实抓好14个灾后基础设施重建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的跟踪监管,对进展滞后的重建工程集中攻坚,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基础设施重建任务。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建设服务力度。积极对接区域内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力争引进1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企业。

  做好服务企业工作,为新入园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推动落地企业早建成早投产,促进中恒天汽车项目年底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鼎恒锂电、建安车桥等项目建成投产。

  做好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被征地群众的再就业促进工作。

  ——全力推进征地搬迁安置。继续把征地搬迁安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格执行政策标准,集中力量、合力推进,及时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努力筹措建设发展资金。采取实施PPP、BT、BOT等融资招商建设模式、继续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将土地资源转变为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重建项目资金闭合。

  记者 徐玉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