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红娘五十载千人姻缘手中牵 百丈镇88岁老人朱正英当红娘很快乐

来源:
2010-08-22 09:26
浏览:
收藏 打印

  “英大娘,帮我找个媳妇吧!”8月18日,在名山县百丈镇王家村5组某民房院坝里,一年轻男子对一位老婆婆说道。

  “英大娘”名叫朱正英,今年88岁,是百丈镇远近闻名的红娘,年轻男子就是慕名前来请“英大娘”当媒人的。

  将自己的要求告诉朱正英后,朱正英想了想,“某家有一个女儿,我先去说说你的情况,如果有意愿,我就安排你们见一面。”

  留下电话后,年轻男子连声感谢。

  无意中发现

  最大爱好

  50年前,在百丈镇王家村,朱正英第一次促成了一对青年人的婚姻。

  “那是我邻居的一个女儿,她喜欢村里一位诚实本分的小伙子,但不知如何表达。”因为跟邻居关系好,朱正英自然当起了中间人。找到小伙子,说明来意,没想到小伙子也有那个意思,就这样,朱正英第一次当媒人的任务轻松地完成了。

  “他们的儿子、儿媳,也是我做的媒,现在,他们都有孙子了。”说到自己以前的那位邻居,朱正英很有成就感。

  “当了一次媒人,我就喜欢上了这事。”从此,朱正英迷上了给别人介绍对象,并一发不可收拾,一做就是50年。

  “这些年来,介绍成功的最少有500对吧。”朱正英说她从当红娘开始,每年能介绍成功10对左右。

  朱正英有一个厚厚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托她找对象的人的电话号码,至于这些人的具体信息本子上则没有,“全都记录在我脑子里。”

  正说话时,又有人前来拜访,也是请朱正英帮忙介绍女友。

  “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他们走到一起。”朱正英说。

  当媒人也需要执着

  “相亲是大事,在农村,事前都要通过媒人了解对方情况,觉得合适了才见面,一般情况下见一两次面就定了。”朱正英说,以前姑娘们都比较羞涩,见面时,约定时间,带着亲戚朋友,远远地看上一眼,如果能对上眼就成了。

  不过也有特别的,朱正英印象最深的是帮一个小伙子相了20次亲。

  “这个小伙子个子不是很高,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不是别人看不上他,就是他看不上别人。”

  当相亲到第12次时,小伙子就不愿跟着朱正英去相亲了,因为前面的失败让小伙子越来越没信心。

  眼看小伙子打算放弃,朱正英比小伙子还着急,立即上门开导,“不能灰心,缘分就如同运气,说不定哪次就遇上了,如果不去见面,连机会都没有。”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20次相亲时,小伙子终于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他的老婆比他高,人也漂亮,现在他们的孩子都快结婚了。”

  当媒人很快乐

  50年的红娘经历,朱正英认识了不少人。她的“红线”遍及百丈镇每一个村,黑竹镇、廖场乡、茅河乡等名山县境内的乡镇大多都有她的足迹,而与名山接壤的邛崃、蒲江等地,也有她做的“好事”。

  因为朱正英当媒人的本事远近闻名,于是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英大娘”。

  按农村风俗,年轻男女结婚时对媒人要有所表示,从最初的6元、12元、60元、120元,到现在的600元、1200元。对于这些,朱正英没有太在意,“钱多钱少没关系,都是新人的心意。”

  最让朱正英自豪的是,现在她走在大街上,总会突然有人拉着她的手,硬塞给她一些水果或干果,在她疑惑的眼神中,对方告诉她“是你给我做的媒呀”。那时,朱正英“感觉很舒服。”

  “以前,每年能介绍成功10对以上,去年才成了4对,今年上半年成了两对。”朱正英觉得最近红娘越来越难当了,相亲几次是很平常的事,因为“现在女孩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要有房子、车子、工作什么的。”

  朱正英说,“现在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但也不要太过于注重金钱和利益。”

  记者黄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