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株古树名木获“二代身份证” 雨城区林业局大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林业员正在给大兴镇杉木挂牌
雅安日报讯 3月31日,雨城区境内古树名木挂牌工作全部完成,时隔10年之后,新增和原有227株古树名木均获得“二代身份证”。
古树名木是前人和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雅安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古树名木不仅是雅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而且也是气象、地质、林业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活标本。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对研究雅安历史、自然及森林变迁规律、保护和发展生态文化、推进林业灾后重建、现代林业和旅游事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古树名木一般是指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雨城区境内有2800多年的银杏、1000多年的雅安红豆、500多年的黄桷树、350年的桢楠和杉木、300年的杉木和红豆杉、200年的峨眉含笑和毛萼红果树、150年的枫香和柏木等古树名木。
历年来,雨城区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今年年初,雨城区林业局组织全区19个乡镇的林业员对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进行普查,掌握和摸清区内古树名木现状和保护情况,并根据古树名木年龄、品种进行统一编号,并在牌中注明树名、树龄、挂牌单位、时间等信息。与10年前第一次挂牌相比,信息更齐全、保护责任落实更明确。
3月27日,雨城区林业局在上里镇开始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通过这次古树名木挂牌,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市民爱护古树名木,与滥砍滥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做斗争,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全区林业建设“打硬仗、补欠账”,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大文章贡献力量。
记者 周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