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勇挑重担 打造川西一流精神卫生中心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一隅
干净整洁的路面、蓬勃生长的绿草、五颜六色的鲜花……坐着轮椅的老人在医护人员陪护下,正在花园中沐浴着冬日暖阳。走进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四医院),这样温馨的场景随处可见。
1952年,市四医院建院以来,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坚持“厚德济世、精博至善”的院训,以大医厚德、医者仁心的博大胸怀携手并进。从基础设施到医疗技术,从服务水平到科研教学、社会效益,市四医院走过的每一步都坚实
如今的市四医院,是我市唯一一家国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承担着全市六县两区及毗邻(市)州700余万人口的精神卫生工作和医养结合工作。
在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市四医院取得了全国同序列医院排名第11位的佳绩,等级评定连续两年为A,监测指标在全省同序列三级公立医院中排名第一,患者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
第一个完成我市灾后重建卫生项目任务,并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成立精神病专科联盟体和医养结合联盟体,帮扶多家县级医院建立精神专科门诊,充分发挥该医院在我市精神领域的龙头作用;新技术新项目较五年前增加78项,科研及学科建设提质增速,省、市级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老年病学”“精神病学”成为全省民政医院中首个成功申报创建的省级甲级重点专科……
近年来,市四医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
与川北医学院座谈交流
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党建引领
不负初心使命
党建是医院发展的根本驱动力。
近年来,市四医院党委始终坚持“紧扣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主线,推动医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市四医院党委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坚持学习习近平
近年来,市四医院建立了全覆盖的学习体系。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头雁”效应,党员干部带头采取“线下+线上”“学习+研讨”的学习模式,示范带动党支部每月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带动团支部每周开展青年干部理论大学习,并建立起“应知应会”学习考试制度和“人人讲党课”学习模式。
2015年至今,市四医院党员人数从45名增加到现在的123名。如今,“红色引领雅四医”的党建品牌旗帜,正迎风飘扬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者仁心。市四医院全体党员干部深知,
近年来,市四医院党委围绕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着力从规范医护人员行为,改善就医环境,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入手,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建立高效投诉处理机制,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院校合作
灾后重建
助力医院发展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给金凤山下的市四医院老院区造成很大破坏,医院综合发展受到巨大影响。
地震后,为改善办院条件,助推医院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市四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医院综合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并另选新址重建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帮助下,市四医院以全新姿态出现在了市民面前。
重建后的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500张,现有住院病人1300余人,是省内民政系统医院中,规模最大的精神病专科医院。
春兰院、夏荷庭、秋菊廊、冬梅园……一个个充满诗意的别致小园,让人倍感舒畅。医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园内种植了兰花、菊花等植物;院区内摆放藤椅、遮阳伞、直饮水设备,方便老人散步、晨练、休息;医院配有音乐治疗师,在院区各角落安置场景音乐设备,还能在院区内提供音乐治疗服务;别具匠心的建筑命名、宽敞明亮的文化长廊,老人们在这样色彩柔和、温馨舒适的环境里,愉快地参加健身操、书法、琴乐、棋牌等活动。
灾后重建让市四医院一改昔日面貌,也彻底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而影像、检验、康复等设施设备,以及螺旋CT、DR、经颅磁治疗仪、太空熏蒸仓等设备的购入,更为医院发展打开了新局面。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前来就医的门诊病人由原来不足2000人次/年上升为40000余人次/年,常有住院病人从500余人上升至1300余人。
2017年1月,市四医院启动了创建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工作,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牵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医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2018年2月,市四医院成功创建成国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实现了从“二乙”晋升至“三甲”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省民政系统医院的标杆。
厚积薄发。如今的市四医院已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新篇章,其精神卫生事业和康养服务业也将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为援鄂归来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人才科研
筑牢医院根基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直以来,市四医院始终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积极挖掘、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采取请专家来院指导、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鼓励职工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确保医院有合理的人才梯队。
近年来,市四医院采用多层面、多渠道、多
对内:加强人才培养,多次到医学高等院校等全国知名高校商洽人才培养事宜,遣派业务骨干到全国顶尖的医院进修学习;鼓励职工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各类资格证,
对外:
同时,市四医院将竞争机制
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市四医院承担着全市及毗邻(市)州700余万人口的精神卫生和康养服务工作。
学科强,业务才强。一直以来,市四医院十分重视科研及学科建设,
在努力之下,市四医院“精神科”“老年科”被评为省级甲级重点专科,成为全省民政系统首家获此立项的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心理学科等8个专科先后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成功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全市首家获批建站的医疗卫生机构,市四医院也打破了建院70年来重点专科为零的僵局。
近年来,市四医院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市四医院“老年科”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成为本市软硬件设施设备最齐全、最具影响力的医养结合机构;新技术、新项目较五年前增加78项;科研项目较五年前增加15项,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著较五年前增加8篇。
2020年,该医院开展的雅安地区首次大样本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成果出炉,为全市精神卫生预防及诊疗工作提供了
义诊活动中医生为市民科普相关知识
医护人员与老人进行猜拳游戏
“内外”兼修
擦亮医院招牌
国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成功创建,让市四医院肩上的责任更重。
为充分发挥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公益性,为西南地区培养优秀的精神专业学生,同时提升医护人员的精神医学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扩大医院知名度,市四医院多次到川北医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档案学校、资阳环境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商洽院校合作事宜。
2020年,市四医院与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合作,开展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组建临床教学基地教研室,建立临床教学师资队伍,
近5年来,市四医院先后承担了5所高校的临床教学医院任务,在临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培养出许多全能
仅有硬品牌还不够,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市四医院提出“文化意识+服务意识”的改革思路,致力于营造一个健康优美、人文关怀浓厚的氛围。
全院职工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的“三亮三比”活动,让广大职工在创先争优中找差距、担使命,激发履职尽责的内在动力;着力改善医疗服务,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将医院文化分为人与自然、名医文化等八大主题进行打造,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医院价值观,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和关怀。设立院长信箱,并将每周四确定为院长接待日,处理职工和患者的来信来访。
“住在这里很好,有同龄老人和我聊天,有医生护士细心照顾。”今年80岁的王婆婆在市四医院颐养楼老年医学中心病房住了三年多时间,这里的一切都让她非常满意。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老龄办授予市四医院“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2021年,市四医院在第五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系列评选中,荣获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奖。
“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是市四医院的服务理念。该医院结合精神病专科医院特色,针对病人的疾病特征、喜好及个性化需求,以医疗服务、康复照料、个性化关怀服务为重点,突出质量管理,创新服务举措,精心打造生态优美的院区环境和诊疗环境,极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满意度调查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市四医院患者满意度为96.7%,位居省内第一;在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该医院取得了全国同序列医院排名第11位的佳绩,等级评定连续两年为A,监测指标在全省同序列三级公立医院中排名第一。
优美的院内环境
医者仁心
践行为民初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四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之一,始终坚守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线。
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以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行动,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该医院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积极响应,迅速组建了64人的党员先锋队、48人团员先锋队,成立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
为了住院患者的安全,市四医院先行启动防控应急预案,组建疫情防控诊疗队、先锋队,多方筹措防护物资,果断实行封闭管理。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时刻,该医院连夜建立隔离病房。
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第一时间开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24小时专线;为满足院外长期服药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需求,迅速组建送药队……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市四医院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为全市及毗邻(市)州700余万人口的身心健康护航。
在更多时候,市四医院的为民情怀则是融入了日常工作中。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省内民政系统医院中规模最大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市四医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并不局限于来医院就诊的患者。
相对昂贵的医疗费用,是很多家庭无法进行有效治疗的原因之一。对此,市四医院从药品价格把关,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开展科普活动,让群众正确认知精神疾病;走访精神疾病患者家庭,送药下乡……看似日常的工作,却在一点一滴改变着精神病患者的世界,更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焦虑、抑郁……部分青少年也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但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认知度却较低。市四医院心理危机干预小组针对这一状况,多次前往全市各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为未成年人的心理“除尘”。
在
2021年,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四医院各党支部先后开展了多场主题党日活动,包括送药下乡、上门诊疗、精神卫生知识宣讲进学校和进社区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将牢记“厚德济世、精博至善”的院训,为建设“健康雅安”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鲁妮娜 采写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