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 石棉县扬帆逐梦启新程

来源:
2021-03-30 09:28
浏览:
收藏 打印

暮春三月,石棉县安顺场,建党百年之际,前来大渡河畔追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那段峥嵘岁月的人越来越多,忆党史、润初心成为“潮流”。

从安顺场景区到全国“初心”体验教育基地,再到如今激活红色基因打造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石棉校区。安顺场,这个“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地方,在历史车轮的推进中,魅力益发凸显,红色文化更加熠熠生辉。时间来到2021年,再一次站在梦想的起点上,回眸“十三五”硕果累累振奋人心,展望“十四五”信心满满令人奋进,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号角已吹响,新的征程就在眼前!

回眸“十三五”

一路铿锵足迹

正是春暖花开时,走进石棉的山间小巷,果农的丰收声拉开了春收的序章,在平坦的村道上,进行交易的场面屡见不鲜,道路两旁的楼房焕然一新,村民笑了,城乡美了,处处可见喜人变化。

这五年,石棉的改变有目共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69.77亿元增至102.38亿元,年均增长8%。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5.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047元增至35531元,年均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689元增至15201元,年均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由7.8:75.6:16.6调整为16:32.6:51.4,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城乡面貌全面改善,县城规划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9.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0%。23个行政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较2015年底提高近10倍,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4%,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4%。新改建农村公路约500公里,较“十二五”期间增长76%,实现建制村、聚居点硬化路全覆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持续位列成都平原经济区前列。

这五年,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大幅增进,城镇新增就业11836人、年均增加2367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75人、年均增加935人,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2019年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2016年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综合医改“石棉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2016 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县、全省医疗信息化应用示范县,2018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健康促进优秀县。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辐射周边20个县区。累计投入资金26218万元,实施脱贫攻坚项目308个,成功实现26个贫困村稳定退出,2180户74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户39人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县政府系统集中整顿作风提升行政效能专项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能,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累计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559件、政协委员提案557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连续10年排名全市第一。201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信访工作“三无”县。2020年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四川省法治示范县。在全市首创“五点一圈”社会治安巡防体系。平安满意度测评2017—2019年保持全省前3。

展望“十四五”

聚势谋远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石棉县将力争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制造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矿物功能材料、有色金属、精细磷化工产业均突破100亿元产值;发展动力活力充分迸发,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显著增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目标既定,石棉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清晰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还不够快、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民生方面还有欠账等问题,站在新起点,石棉人民还将砥砺奋进,共绘美丽发展新蓝图。

主动投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成渝地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先行区、成渝地区先进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大贡嘎温泉康养度假区、藏彝走廊区域中心为依托,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着力构建“2+2”现代农业1+3”现代工业、“2+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围绕全产业链精耕细作,打造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厚植绿色发展本底。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巩固推动城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坚持以民为本,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筑牢安全屏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石棉人民有理由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全县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开拓进取的不懈奋斗下,“十四五”规划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吴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