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 为网吧戴上“紧箍咒”

来源:
2012-09-13 10:51
浏览:
收藏 打印

我市多措并举加大网吧管理力度

  9月3日,全市中小学已经全部开学。开学后,网吧是否存在接待未成年人现象?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网吧,采访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力度,促进全市网吧市场的规范发展,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目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仅从今年4月起至8月底,市区两级共检查网吧660余家次,责令改正网吧104家次,责令停业整顿网吧50家次,对6家黑网吧进行了查处。

  网吧自律

  经营管理更加规范

  记者走进市区二一路上的某网吧,一进门便看见“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横幅;网吧内,悬挂了几个宣传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禁止吸烟的条幅。

  “有人来上网,必须仔细核对身份信息,实名登记。”网吧负责人周铅裕说,不仅是不允许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就算未成年人进网吧看家人朋友上网也是不允许的。

  周铅裕回忆,去年8月一位老顾客因与妻子离异,家中无人照料孩子,这位顾客便直接将孩子带进网吧,“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劝那位老顾客,应该为孩子着想,不要将孩子带进来。”

  据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统计数据,今年4月至8月底,我市责令改正网吧104家次,责令停业整顿网吧50家次,对网吧管理进一步加强,网吧日常经营的监督管理更加规范,不少停业整顿的网吧现已重新营业。

  位于市区人民路的某网吧,在今年6月23日被停业整顿45天。网吧负责人莫怀康谈到此事时表示,之所以被停业整顿,皆是因为在管理上的疏忽,自己对此后悔莫及。

  “在停业整顿期间,我们重新招了一批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以便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面了解网吧经营规定。”莫怀康说,无论是网管还是保洁人员,都应当知道网吧是不能接纳未成年人的,实名制上网是必要的,“要挣就挣‘干净’的钱,决不触碰未成年人进网吧这条‘高压线’。”

  严处重罚

  保护未成年人成长

  据悉,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在今年年初,我市专门成立了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组、网吧专项整治执法联合行动小组和网吧整治义务监督员工作小组等;市、区两级联合清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规范经营场所亮证经营、悬挂未成年禁入(限入)标识、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网吧实名上网登记等行为;同时,由文化部门牵头,市上每月不少于一次,县区每月不少于两次,组织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网吧联合执法检查。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彭光耀介绍,我市在加强对网吧的监管中,坚持“疏堵结合,群防群治,标本兼治”原则,将网吧日常执法监督、网吧义务监督、媒体监督和网吧行业自律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学校建设绿色网吧,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格局。

  “今年6月份学校新建成了少年宫,内设有学生免费网络教室,共安装100台电脑,新学期开始后正式对学生开放。”雨城区二中政教处一位负责人说,通过网络了解学习新知识,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学校的网络教室可以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从而也能避免学生进网吧上网。

  通过疏堵结合、加大管理力度,我市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未成年人进网吧;而另一方面,我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的行为进行严处重罚,为网吧戴上了“紧箍咒”。

  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30条规定,对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目前执法人员对网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严管重罚,对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不少于15天,情节严重的,停业整顿60天。

  加强监管

  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

  对网吧的管理不是一时之举,而是长久之策。去年我市出台《雅安市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明确按照“属地管理、以网管网、抓大限小、违规重处、疏堵结合、典型引路”的工作方针,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与齐抓共管、日常巡查与技术监管、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网吧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全市网吧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这为我市建立网吧管理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基础保障。

  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已经建立健全了网吧周报制、每半月一次的网吧管理定期分析制度、联合执法制度、考核制度、曝光制度、活动制度等,并把网吧市场监管情况纳入对各县(区)的目标考核。

  目前,我市严格执行《雅安市网吧总量和布局规划》,坚持控制我市网吧总量和计算机终端台数,严把准入关,积极支持和引导单体网吧进行资源整合,鼓励现有合法网吧联合、重组经营,几家网吧整合为一,另择新址,鼓励网吧连锁经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现有合法网吧,采取连锁经营或联合经营模式,优化网吧结构,提升网吧档次,使网吧布局更加合理。

  据悉,中心城区规化区内网吧连锁形式初步呈现,已经有1家网络会所开设2家分店,1家网络会所开设3家分店,上坝片区10家网吧已进行联合经营。

  “我们还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建立具有实用价值的雅安市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中心,主要用于对全市网吧的监管,以及今后游艺娱乐、歌舞娱乐、网站、互联网文化内容安全的监管,实现市县两级、文化公安部门实时监控。”市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工作已进入相关政府采购程序。

  记者 张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