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们的生态持续向好
天全县山村梯田迎霞光 资料图片
一张榜单
展示良好生态累累硕果
10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对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进行公示,四川省共有8个县(市、区)入选,我市天全县榜上有名。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对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进行公示,四川省共有2个县入选,我市荥经县上榜。 11月19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1年10月和1-10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168个重点城市中,雅安10月空气质量排名第7名,1-10月排名第12名。
近年来,雅安“气质”频频登上全国榜单。成绩的取得,与我市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持之以恒开展“蓝天保卫战”密不可分。
进入秋冬季,青衣河畔,成群的候鸟或嬉水或空中翱翔,市民一边拿着相机摄影,一边赞叹着雅安生态优良,空气滋润,环境优美。
我市充分认识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秋冬季攻坚的紧迫性、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聚焦源头打好攻坚战。11月15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对预警响应和秋冬季攻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于当日12时启动雅安市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随着预警的启动,今年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正式拉开帷幕。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督执法力度,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3个,通过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核查的14个,建成省级生态村28个。我市将继续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打造绿色发展的“雅安样本”。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发展提供长效制度保障,强化“三线一单”成果运用,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面落实环评审批与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引导构建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我市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积极推动绿色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一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相互协作,重点突破难点指标,加快补齐短板指标,着力增强弱项指标,巩固提升达标指标,确保建设指标全面稳定达标。同时,持续推进环保督察、“绿盾”、信访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健全督导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加快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统一领导,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快规划编制,强化顶层设计和细化落实,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全面启动并同步推进市、县两级的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结合实际科学
本报记者 郑旸
碧水蓝天随处可见
依山傍水的雅安市区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
一个公园里
我和大熊猫当“邻居”
近日,宝兴县邓池沟大熊猫起源馆内,前来研学参观的孩子们好奇的询问声此起彼伏。
“大熊猫从哪里来?”
“大熊猫为什么吃竹子?”
“大熊猫
大熊猫起源馆和不远处的熊猫宣教中心会让来到这里的游客对大熊猫有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雅安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涉及县(区)最多的市(州),大熊猫一直以来都是雅安人最亲近的“邻居”之一。
如何与大熊猫和谐共处?如何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何让这片土地更加生机盎然?作为大熊猫“邻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通过自然教育,答案豁然开朗。
近年来,我市依托科普宣教服务中心、大熊猫放归基地等现有基础设施,规划自然教育线路6条,规划建设生态体验区10余个。
和大熊猫做“邻居”,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宝兴县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安置原住居民从事生态体验、环境教育服务及生态保护工程劳务、生态监测等工作,科学设置生态管护类岗位、社会服务岗位,着力解决原住居民生计、就业等问题,变“伐木工”为“护林员”,变“生产者”为“保护者”。
这样的身份转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推进中比比皆是,这样的身份转变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
从雅西高速公路龙苍沟出口出站,沿着道路一直驶向龙苍沟景区,一路上熊猫元素随处可见。这里是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如今也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在这里,村民和大熊猫成为“邻居”,共同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
“我们以前靠砍树、挖煤过生活,自从定位为‘熊猫民宿村’后,便着手打造民宿,经过一年多发展,收入可观。”近日,村民高奎谈起和熊猫做“邻居”的感受时,满脸笑意。自从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后,发展村立足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建设,围绕大熊猫元素,打造了一批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熊猫民宿就是当地创新提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建设为主体的“国家公园+政府+在地居民”的“NPL”园地共建模式。
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村农家乐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从最开始的5家增长到现在的64家,大熊猫元素氛围浓郁,特色民宿聚集,成为不少游客打卡、休闲度假、体验特色民宿的好去处。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倍多,村集体经济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增长,老百姓腰包也真正鼓了起来。
一个挖煤开矿,以卖资源谋发展的小山村变成了“熊猫民宿村”,从“卖资源”到“卖风景”,村民们也看到了保护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持久性效益。
“过去我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现在我们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走绿色产业道路,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高奎说。
本报记者 鲁妮娜
荥经县的民宿村里,熊猫元素随处可见
森林人家周边,游客亲近自然
一个小院
装着满满幸福
12月7日一大早,宝兴县灵关镇的舒龙虎就早早起床忙碌起来。
“下午有一个单位要在这里开会,我们要提前把会场布置出来。”舒龙虎一边招呼员工一边将椅子摆放好。
舒龙虎嘴里所说的“这里”是他开设的一家叫做龙隐山庄的森林人家,自从2017年开门迎客,他的山庄越来越红火。舒龙虎的笑意也总挂在脸上。
“过去我们家是采石的,采石不但辛苦,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后来我们几兄弟合伙开了这家龙隐山庄。”舒龙虎说起自己当初的决定,“森林人家依托的是林业资源,
沿着宝兴县灵关镇云茶村的道路前行,没多久就来到坐落在山林之中的龙隐山庄。走进山庄,四川省级森林康养人家、四川省四星级森林人家、四川省竹林人家等牌匾映入眼帘。虽然不是旅游旺季,这里依然有游客光顾。
“山里空气好,环境也好,来到这里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这里的野菜腊肉,五香鱼都是很有特色的美味。”一位游客说。
在龙隐山庄不仅可以吃饭住宿,提供蓝莓采摘、野外烧烤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娱乐项目,还设置了结合现代时尚的娱乐项目。每逢夏季,来到山庄游玩住宿的人络绎不绝。“夏天的时候,我这里常常住满了游客,那时候可忙碌了!”舒龙虎估算,每年仅是夏季火爆的几个月,山庄的毛利润就可以达到平均每月8万多元。
宝兴夏季凉爽的气候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生意兴隆的龙隐山庄也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山庄里的大多数员工都是周边的村民。“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在这里打工很方便。”山庄的一名员工说。
看着红火的龙隐山庄,舒龙虎更加有感于自己当初的正确选择,他正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增加山庄的设施。“现在森林康养发展正火,我们也打算新增设施和人员,让山庄更加宜居宜养。”舒龙虎说。
龙隐山庄充分利用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优势,同时善于利用现代营销模式,长期依托各大旅游平台推广宣传,并积极开展各类文化益民活动,成为森林人家中的优质典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森林康养+旅游”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其中森林人家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
本报记者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