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8% 为后发追赶赢得主动权 发展与创新

来源:
2016-02-26 09:38
浏览:
收藏 打印

“十三五”开局之年,雅安豪迈启程。

2月25日,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兰开驰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要增长8%以上。

8%的预期目标要高于全省(7%)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对于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后的雅安是否过高?如何确保这一目标实现,为雅安“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为后发追赶赢得主动权?今年的市两会上,人大代表们纷纷热议。

8%的预期目标可期

8%——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很多代表委员第一时间注意到的是2016年全市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这样的预期增速高于全省,会不会过高?

《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去年我市gdp首次突破5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9%。针对“十三五”,我市提出gdp再上台阶,力争到2020年达到1000亿元。相当于五年内,gdp要再翻一番。

“放眼全国,我市提出gdp增长8%,这是高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换言之,这说明我市具有后发追赶的明显优势。”市政协委员彭红说。

经过“十二五”发展,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全市发展基础和发展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将陆续投产,新的增长点正加快形成;环雅安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区域联动抱团发展大有可为。这些都能为我们积蓄和释放有效的发展动能,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因此,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我市把gdp增长8%,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之一,虽然有一定压力但并不算高。”

市人大代表王华表示,“十二五”末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市(州)已超14个。虽然“十二五”时期雅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去年我市gdp首次突破500亿元,但在多年的发展中,雅安经济总量一直较小,底子薄、总量小、不平衡等仍然是最基本的市情。

“8%的目标充分考虑了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王华说,到2020年要跻身“千亿俱乐部”的发展目标,唯有保持比全省更快的发展速度,才能更快地实现千亿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后发追赶。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的提升空间更大。”王华说,“例如,同是增长100亿元,对于经济总量小的市州来说,发展速度就更快了。因此,gdp增长8%的目标可期。”

多点齐发助增长

2016年是我市灾后重建“三年基本完成”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之年,围绕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也有了全新的开始。

gdp是地区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确保8%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我们能做些啥?

“要完成gdp增长8%的预期目标,需要雅安充分发挥后发追赶优势,‘打硬仗、补欠账’,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彭红说,尤其要看到,在“十三五”期间,随着川藏铁路成雅段的建成通车和雅康高速的建成通车,我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格局将基本形成,这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城市建设要跟上脚步,公共交通体系需要完善。

彭红认为,随着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以生态为优势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也应该加大可持续的开发力度,突出景点特色,以免出现“只见‘客流’,不见‘客留’的尴尬局面。”

“简言之,就是要紧扣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细节抓起,向gdp增长8%的目标迈进。”彭红如是说。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活,则经济活;企业旺,则经济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对我市gdp上扬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融资上的短板限制了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市人大代表洪缨建议,解决工业企业长期以来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可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即企业自己通过公司发行公司债、股权等方式自己融资。

洪缨说,今年中央八部委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出,对运作规范的工业企业,在完善偿债保障的措施的基础上,支持其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用于调整债务结构。扩大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拓展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市场,积极发展绿色债券、高收益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

她建议我市相关部门加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指导企业进入各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鼓励工业企业扩大发行标准化债权产品,替代其他高成本融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其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市人大代表柴渝则表示,项目是经济工作中的根本。我市要把项目投资作为雅安“十三五”期间促增长的主载体,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引进落地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支撑能力强的重大企业,支撑雅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雅安日报/北纬网首席记者 徐玉婷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春蓉 杨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