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资安全防线 监管利剑护卫春耕

来源:
2025-02-24 10:19
浏览:
收藏 打印

21日,芦山县芦阳街道一农资经销店刚拉开卷帘门,就迎来了几名市场监管人员。“这些复合肥的进货台账需要再规范些,每个批次都要能溯源。”芦山县市场监管局质量股股长张松涛用手机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转头对店主说,“你看这袋底部的防伪标识,教农户认准这个标识,就能避免买到假化肥。”店主连连点头。此时,《农资选购指南》就放在玻璃柜台上。这是我市春耕护农专项行动的缩影。

当前,春耕的序曲已缓缓奏响,各类农资产品也逐渐进入销售旺季。为确保广大农户在春耕生产中“播下放心种、施上放心肥、用上放心药”,市市场监管局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多措并举构建农资安全防线,以监管利剑护卫春耕。

为确保农资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农膜、化肥等农资产品,深入实施一系列监管举措。通过“党建+监管”的模式,建强农资监管工作队伍,配备65名农资监管人员,明确农资市场日常监管、稽查执法、监督抽查、投诉举报等工作责任分工,并开展监管能力培训,夯实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

在强化监管执法方面,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春耕备耕、春季田管等重点时段,通过专项整治、线索摸排、投诉举报、曝光警示等方式,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质量违法、虚假宣传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检查各种农资经营户48家次,整改一般问题3个,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起,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

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农资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市市场监管局引导经营主体坚持行业自律、依法规范经营,并倡导社会各界参与农资质量安全协同治理,营造行业部门监管、社会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为建立健全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我市还充分发挥部门协作联动优势。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等部门建立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完善联合监管、信息互通、会商研判、线索移交等沟通渠道,共同研究解决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题。通过多项工作联动,聚焦问题多发的经营主体及产品,开展联合执法和企业质量帮扶,有力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此外,实施农资经营主体“清单制”管理,排查梳理辖区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经营主体,健全完善监管台账,动态掌握农资经营信息。同时,深入农资经营主体开展帮扶活动,解决经营困难问题,推动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农资产品源头可控、信息可查、过程可溯、质量可靠。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突出开展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综合导向、结果导向”,因时序、按周期优化抽检力量、范围,提高抽检效能。今年计划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21批次,目前已抽查2批次,均为合格,有效管控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安全。

为提升农户的农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我市还充分发挥质量强市(县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调动基层乡(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通过普及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识假能力,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宣传活动9次,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60余人次,发布消费提示5个。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广大农户能够用上放心、安全的农资产品。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雨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