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打造文明政务环境
政务环境是代表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第一环境”;廉洁、高效,是判断政务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尺。今年以来,我市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规范政务行为,推动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建设,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和谐文明、人民满意的机关。如今,群众办事更加快捷,投诉渠道更加畅通,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我市政务环境的改变,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学理论争创先进
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了政务的推动力和执行力。我市近年来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提升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首要任务,由党委中心组带头开展学习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创新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效果。
“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召开前,会根据当前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理论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作辅导报告,以开阔领导干部的眼界,把握宏观形势和工作趋势,增强工作的全局性和前瞻性。”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有的放矢的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为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提供智力支持,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继续,我市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鼓励了先进,提高了中间,鞭策了后进,在党内掀起了比、学、赶、帮的竞赛热潮。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我市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创先争优;紧紧围绕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创先争优;紧紧围绕加强基层、夯实基础创先争优。坚持立足岗位争先、把创先争优岗位化;坚持融入平时工作、把创先争优日常化;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把创先争优普遍化;坚持党群齐争共创、把创先争优群众化。创先争优活动从党内扩展到党外,从党员延伸至群众,成为我市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
群众满意是标准
加强政务行为规范
昨(17)日,记者登录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的电子政务大厅,办事指南、网上申请、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选项被清晰地列出,事项名称、受理单位等服务细节一目了然。
政务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的所在地,如何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快捷?
“每办完一件事情,都要由群众在评价器上,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进行打分,评价器上设有非常满意、满意、态度不好、时间过长、业务不熟5个选项。”市政务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群众评价,可以有效地整改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群众满意。
今年3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开通了全国首列“政务服务直通车”,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4级政务服务网络,构筑了上下贯通的政务服务快速通道,将政务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厂房车间,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困难出实招、办实事。
正是因为一切以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我市政务环境逐步改变。在对行政效能监督上,我市建立了建立政风、行风评议制度,开通“96960”效能投诉电话,实现政府部门服务规范、高效。
今年以来,我市对公安(含交警)、国土、环保、住建、交通、国税、地税、工商、质监、安监等39个行政执法部门进行了评议,并对排名靠后的3个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督查回访整改情况,确保群众对政风行风满意率达到85%。
上月底,我市正式开通《阳光政务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公布了政风行风热线电话,建立了《雅安市政风行风热线》网站,这标志着全市纠风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里程,开创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损害群众不正之风的新局面。记者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