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 昔日破旧小山村的五年“蝶变”

来源:
2017-08-08 21:51
浏览:
收藏 打印

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村里的人说,之所以叫“雪山村”,是因为每年11月,这里总是全镇第一个降雪的地方。

2013年,芦山地震打破了这座美丽村庄的宁静。17个村民在震中受伤,113栋农房不同程度的损毁,村民因灾返贫。

经过五年灾后重建,昔日破旧的小村庄完成华丽“蝶变”。

下面跟随记者用一组照片见证雪山村的“蝶变”之路!

这是一张2012年前,雪山村较为典型的村民住所。

图片为后期修建的砖混结构。墙体所用转并不是广泛使用的红砖、标砖,而是体型较大的水泥空心砖,相对红砖可节约不少成本。为进一步节约成本,即使是使用标砖的房屋,也普遍采用了安全系数较低的单砖墙。

图片是当地较为常见的砖木结构。上层建筑全部为木质结构,使用年代已在30年以上。为加固房屋,下层建筑在后期采用了部分砖石结构。

为印证所言,雪山村包村干部裴文全,提供了多张“4·20”地震后初时,不同程度受损的民居图片。

这是一栋雪山村新江组在地震中受损的三层小楼。

在2012年前,这种小楼已是雪山村最上档次的住房。

通过裴文全介绍,这栋房屋在当时刚在2013年初完成主体修建不久,2楼、3楼连窗户都还没有来得及装。

但该图主题不在此,而在房前的路上。图中可见,村中房屋布局凌乱,所谓的通村、通组公路,仅仅只是通到村口。进入村内,依然是狭窄难行的土路。就连房前拐角处仅有的很小很小一块地,也被村民见缝插针的中上了蔬菜,整体居住环境有多差,一目了然。

重建中的雪山新村

这是一张雪山新村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大图,拍摄于2015年初。

通过图片可见,新村完全摒弃了原有村落凌乱的布局,总体依山势呈梯形布置。虽还没有完全建成,但已可见,每台房屋前都有直通家门前的公路。房屋样式和外墙装修也采用了川西地区民居风格,房屋主体也全部采用更为安全牢固的框架、现浇结构。

重建后的雪山村

这3张照片拍摄于2016年5月24日,38户新村村民也都已搬进了新家。位于村口一侧,还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自2015年8月起,该村已结合实际,开展起了特色民宿旅游接待。

若站在新村旁的高坡上俯拍,还可看到位于山下,隔宝兴河相望的宝兴县城所在地,“熊猫古城”一隅。而在新村内,无论是新村街道、村民新居,都无不呈现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巨变。

雪山村新业新貌

这两张图拍摄于2016年12月23日,第一张属于雪山村民宿客栈一客房内景,有没有一种住在四星级酒店的感觉呢?第二张是村民自家住房的客厅内景。

类似已加入当地富民专业合作社的客栈,雪山村目前共有14家。从装修、到内部陈设,虽景致不同,但都全部采用了统一标准,就连洗漱用品和床垫,全部都采用行业内最高标准配置。据说一张来自一线品牌的床垫,通过优惠价购买后,价格都有8000多哦!

从破旧凌乱、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到今日的美丽如画、村美家富,雪山村只用了5年光景。

不仅仅是住上好房子。

通过开展特色民宿旅游接待,这里的村民也过少了“家门口能致富”的新生活。这不,家住于此的新村村民周晓琴这样说:“2016年,我家民宿客栈就获得合作社分红10000元,两间客房租给合作社又得5000元租金,自己在游客中心前台当服务员,每月又能有1500元收入。靠着旅游新业,日子蒸蒸日上”

不仅仅是过上新生活。

此时,无论走进雪山新村任何一栋民居,安居在此的群众,总会将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溢于新家的每个角落。

这不,新村村民冯品龙,就干了一件“大事”,在自家房前每一层的护栏上刻下了两句感恩话。第一句:重建家园,不忘党恩,熊猫家园。第二句:吉祥如意,扎西德勒,传奇宝兴。

正如雪山村党支部书书记李德安所言,如今的新生活只是刚刚开始。随着党的十九大即将在今年召开,该村将继续依托特色民宿旅游新业,巩固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的愿望。未来五年,该村将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引领下,在不断完善雪山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时,依托当地土壤的富硒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产品种植,做出自己的市场、做出自己的品牌,过上更加富足的小康生活。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