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果道”赋能增收 汉源甜樱桃乘科技快车“飞”向全国
漫山遍野的汉源甜樱桃
工作人员正在将甜樱桃装进无人机
□本报记者 吴丹 郑雨莎
图片由张力友提供
5月26日10时许,汉源县富庄镇联络村海拔1500米的果园里,阳光初上,果农白兴治站在樱桃树下,指尖轻轻拨开防雨膜,饱满的果实上还挂着些许露珠。他熟练地将刚采摘的甜樱桃装入透气果盒,动作比往年快了许多——这是他第一次不用为运输发愁。
百米外的村广场上,京东物流飞狼JDX-50无人机正展开黑色机身。“无人机整备完毕,准备执行第1次运输任务。”随着飞控系统提示音响起,搭载着15公斤甜樱桃的货舱平稳升空,机翼划破山间薄雾,沿着预设航线向山下收货点飞去。7分钟后,第一缕果香已抵达分拣中心,即将通过冷链网络发往全国。
时空折叠
从背篓到云端的经济跃迁
联络村的天空正在被科技改写。无人机监测大屏上,航线、海拔落差、风级等一一标注,透过屏幕看到,不同海拔带的甜樱桃林清晰可见,一整片白色防御塑料膜随山势起伏,甚是壮观。操控员稳稳操控机身,将无人机降落在位于甘溪坝工业园区的分拣中心内。此时,中心内的自动化分拣设备正高效运转,工作人员打开无人机盒子,将已装好箱的甜樱桃放在自动分选车的传送带上,按照已设定程序,根据货单地址进行快速分拣。
汉源县是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栽培时间最早、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甜樱桃产区,在海拔1000—1500米的地方均有种植。所产的甜樱桃果大、色艳、味甜,深受市场欢迎。然而,以往受限于交通条件,尤其是一些半高山地区,运输甜樱桃面临诸多问题。
“每年到甜樱桃成熟时,只能人背车载运送果子下山,虽直线距离仅有5公里,但农忙季节遇上堵车,单趟就要花费2个多小时,耗时又费力。”白兴治说,“现在无人机15分钟就能往返一次,人力用单边的时间,无人机就能飞七八个来回。”他算了笔账:仅运输效率提升一项,每天就能增加不少收入。
“此次在汉源部署的12条无人机航线,根据甜樱桃成熟进度,分三批次从山腰至山顶。”京东物流四川樱桃项目负责人杨飞介绍,通过“无人机+移动分拣机”的组合,清晨采摘的甜樱桃最快次日即可送达全国主要城市,运输时效提升近90%,损耗率从传统运输的15%降至3%以下。当甜樱桃采收至分拣中心后,次日即可抵达各城市。
在富庄镇甜樱桃交易市场,果农王大婶的摊位前围满客商。她抓起一把黑珍珠品种的甜樱桃:“甜樱桃价格一直随行就市,刚刚听说无人机还能运输甜樱桃,新鲜度将大大提升,效益也将显著扩大!”
数据显示,富庄镇2024年甜樱桃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量1.14万吨,产值近3.15亿元,人均纯收入1.3万元。“无人机运输不仅缩短了时间,还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提升品质。”富庄镇党委副书记巨平安表示,镇里通过“双认证”管理(认证果农和果树),推动甜樱桃套袋率达70%,优质果率提升至85%。
甜蜜革命
低空经济重构乡村价值链
除了京东物流,邮政、顺丰等物流企业也加入“抢鲜”行列。中国邮政在汉源设立220个移动收寄点,还深入主产区村落上门收寄;顺丰采用“产地直发+航空专线”模式,降低运输损耗,减少中转环节费用……曾经需要步行整日的背篓运输,如今化作电子屏上的物流轨迹——清晨采摘的甜樱桃,通过“无人机+全货机”等网络,“飞”向全国各地。2025年,汉源甜樱桃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预计产值15.9亿元左右。
科技赋能不仅重构了时空维度,更激活了立体农业潜力。此前,在九襄镇白鹤村,无人机还展示了低空巡航监测病虫害。“以前靠经验施肥打药,现在通过遥感数据精准管理,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量。”汉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已推广无人机植保2万余亩,果品农残合格率达100%。
随着低空物流网络的完善,汉源甜樱桃正带动全产业链升级。汉源县不仅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观光采摘园,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乐趣,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依托甜樱桃产业,汉源县还积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出甜樱桃啤酒等系列产品,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此外,2000余家电商主体与2万多名电商从业者正续写现代农业的产销新篇,通过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以直播带货等方式,让甜樱桃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汉源甜樱桃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让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以前觉得无人机是城里人的玩意儿,现在它成了咱的‘铁饭碗’。”果农李春才仔细端详着无人机机身,话语中满是欣喜。
无人机技术的引入,不仅解决了甜樱桃运输的难题,更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中午时分,太阳正辣,无人机仍在山间往返。这条“云端果道”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架起了山区与市场的桥梁,让甜樱桃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记者手记:
站在汉源县富庄镇的山巅俯瞰,无人机划出的银色航迹与甜樱桃林的白色防雨膜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科技与农业交融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片曾被重山阻隔的土地,因低空经济的赋能,正经历着从“靠天吃饭”到“向天要效益”的深刻变革。作为观察者,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甜樱桃“飞”出深山的鲜活案例,更是雅安全域以低空经济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立体图景。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众多,地形复杂,传统交通在一些地区存在诸多不便,汉源甜樱桃运输难题便是典型。但这复杂地形,也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低空经济重视程度与日俱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作为重要一环,迎来黄金发展期,这为雅安提供了难得机遇。
汉源的实践绝非孤例。在雅安,低空经济已渗透至农业、文旅、应急等多重领域,形成“点—线—面”的协同发展格局。此前,天全服务区实现无人机配送,还有无人机参与防灾减灾、高压线路除冰等工作,山地低空观光旅游也初现规模。
山风掠过汉源的樱桃林,无人机的嗡鸣与果农的笑语交织成乡村振兴的协奏曲。从“背篓经济”到“云端果道”,从“望山兴叹”到“向空图强”,雅安正以低空经济为笔,在川西群峰间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一座城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当无人机划破天际线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多元、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