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森林有害生物 积极预防病虫害——竹云纹野螟
竹云纹野螟,主要分布于云南、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江西、湖南等,主要危害水竹、慈竹、楠竹等植物。以幼虫在叶面吐丝缠叶为苞,在苞内取食叶片上表皮,而致使竹叶片枯黄,对竹生长影响很大,甚至导致竹死亡。
竹云纹野螟幼虫体长16—24毫米,浅黄色。前胸1毛、2毛小,3毛粗大,10毛到1毛的距离大于1毛到2毛距离;腹部第四至第六节4毛位置偏前,3毛、气门和4毛不在一直线上。成虫中,雌虫体长9—11毫米,翅展24—28毫米;雄虫体长8—10毫米,翅展22—26毫米。体淡黄至黄白色,腹面银白色,触角淡黄色。前、后翅淡黄白色,缘毛长,缘毛内有1列6—7个黄褐色小点;前翅外横线内倾,其下半段不与中横线相接;中横线浅灰色,很细而清晰。后翅中横线弯曲,浅灰色。
竹云纹野螟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地面笋衣、枯叶中越冬。翌年4月底到5月底化蛹。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6月上旬产卵,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7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下地越冬,8月上旬竹上幼虫终见。越冬幼虫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为末期。蛹期8—12天。成虫全天可以羽化,以清晨为多。初羽化成虫钻出笋后,善爬行,待10分钟后,翅全展开,休息30分钟,即可飞翔。成虫经1星期补充营养后交尾;交尾全夜进行,以下半夜为多;雄成虫一生可交尾2次。室内成虫交尾后当晚即可产卵,以次日为多;野外交尾后雌成虫需飞回竹林产卵。卵经8—11天孵化。
【控制技术】
1.物理措施:结合竹林抚育,清除林间、林缘小灌木,减少蜜源植物;冬季削山松土,可以增加过冬幼虫死亡。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2.化学措施:大面积发生为害,可用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375—525毫升/公顷。在6月底发现幼虫苞叶时,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竹林较密,可使用5—10%敌敌畏烟剂毒杀成虫和幼龄幼虫,0.5—2公斤/公顷,杀虫效果较好。
3.生物措施:幼虫期林中释放寄生蜂。
雨城区林业局森防站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肖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