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中学 多举措探索“双减”路径
本报讯 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石棉县中学坚持以立德树
近年来,石棉县中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日常教学行为,把课程改革理念和“双减”政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管理之中,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支持教学创新,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情景式、探究式教学,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运用生生课堂推送个性化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
严控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石棉县中学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双减”主要任务之一,初高中生学习科目多,学习负担重,要减量不减质。减少作业总量,避免完成作业用时超长;学校鼓励教师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减少机械重复练习,体现学科特点,适合不同学生实际;作业批改反馈及时高效,帮助学生发现错题,纠正错题,整理重点题
挖掘多种资源,开设特色课程。石棉县中学坚持立足实际、问需学生,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开设了厨艺教学课,劳动教育课,经典阅读课以及户外活动课。厨艺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也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劳动教育课包括挖地除草播种施肥等,“粒粒皆辛苦”的理念不知不觉在学生心底扎了根;经典阅读课可在教室、图书馆、鱼塘边、亭子里,灵活的阅读地点为学生创设不同情景,更利于学生体会经典之美;户外活动课包括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10分钟晚操活动及每学期一次运动会,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搭建多彩平台,展示自我,助力“双减”落地。石棉县中学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校园歌手大赛上大量同学一展歌喉,演讲比赛吐露同学们的一腔爱国情,戏剧表演大赛锻炼了同学们自信力、理解力和换位思考等能力;金石文学社、朝云汉服社、历史社等社团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让拥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信心。
杨小露 杨芮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