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又启程 再建现代新村——走进芦山县飞仙关镇朝阳新村建设现场

来源:
2013-11-28 09:14
浏览:
收藏 打印

朝阳村村民建房更注重质量

  去年,芦山县飞仙关镇朝阳村结合新村建设工作,在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绿化、庭院美化、环境净化等工作的同时,还新修建了2个广场。地震中,该村747户农房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朝阳新村建设成果也受到严重影响。

  在灾后重建中,朝阳新村根据规划,按照乡村自然风貌、田园景观相互融合的方向,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农村。

  统规自建

  村民建房更重质量

  在朝阳村村委会主任梁双全的办公桌上,一本厚厚的规划书已经翻旧了。地震后,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为朝阳村进行灾后重建规划,对村容风貌、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作了详细规划。

  在实际重建工作中,朝阳村又结合实际进行了适当微调。

  “我们对部分入户道路进行了改动。”梁双全说,规划单位按照村里农房全部重建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但实际上全村还有一部分农户是加固维修,“目前已经有128户村民开始动工重建,3户搬入了新家,全村的重建工作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除了散户重建,朝阳村还有两个按照统规自建的方式打造的聚居点——田家坪和杨家河,规划安置140户村民。

  在田家坪聚居点,村民田相林正忙着搬砖。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2.8万匹砖刚从乐山犍为运来,解决了田相林建房缺砖的难题。

  建房前,田相林和弟弟田相华商量,两家一起修建2栋3人户的农房,共同使用一个楼梯,这样既节约建房成本又节约土地面积。

  “老房子吃了没有构造柱的亏,地震中开裂了。这次建新房,我特意将地基浇灌了40公分的混凝土。”田相林的新房,已经完成了地圈梁的浇筑。

  同田相林一样,同组的周学武在重建中也很重视房子的质量。由于当地工匠紧张,周学武请的5个工匠同时在给4户村民修房。周学武每天到工地上时,都会叮嘱工匠一定要保证新房质量。

  周学武修的是5人户的农房,面积200多平方米,比以前的老房子面积还大,“先把新家建起来,我再去江苏找在那打工的女儿,一起打工赚钱。”

  谋划发展

  种养结合壮大产业

  省道210线从村前穿过,芦山河在村后静静流淌,朝阳村的自然环境优美。根据规划,朝阳村将建设成为乡村自然风貌、田园景观相互融合的现代化新农村。

  “房子修好了,我们会对房屋统一进行风貌打造,突出川西建筑风格。”梁双全介绍,村里还将按照山地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域园林化、庭院花果化的风格,“扮靓”村容村貌。

  重建中,朝阳村将以聚居点为中心,修建小型广场、垃圾收集点、便民超市、紧急避难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覆盖医疗、购物、教育、文娱等功能,让村民在茶余饭后有更多休闲娱乐的地方。

  目前,朝阳村的产业结构以种植猕猴桃、林竹、茶叶和饲养鸡、猪为主。原来散居的村民在聚居点适当集中后,将有效促进当地农业集中化生产。

  谈起朝阳村未来的产业发展,梁双全说,冬季正是种植猕猴桃的季节,今年年底,该村将增加300亩猕猴桃,并鼓励村民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壮大产业,确保农房重建后,有新的产业增收点。

  记者 张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