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突围”———雅安市企业积极应对金融风暴
金融危机中,我市高载能行业,尤其是冶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企业如何面对订单减少?如何应对生产成本增高?国内的其他冶金企业是怎么做的?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荥经县一冶金炉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荥参加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2009年全国冶金炉料信息交流贸易洽谈会,与同行们一起寻求破解之道,并积极向外商推介雅安,希望引进下游产业,做大做强我市冶金产业。
风暴袭来
冶金产业首当其冲
高载能行业,尤其是冶金行业在雅安工业中占了较大的比重。10月,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外向型高载能工业告急:冶金产品价格一路下滑,企业产品积压,资金断流。
作为全省铁合金产业基地,荥经的铁合金产品份额大约占全省15%以上,冶金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高达65%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荥经县17家高载能企业积压产品达1.5万余吨,企业累计损失近1亿元。我市冶金行业中的龙头企业都感受到了金融风暴带来的“寒意”。以铁合金中的烙铁为例,销售价格更是遭遇了“滑铁卢”。今年五六月,烙铁的价格为每吨16000元,11月下降到8000元左右。
“寒意”面前,不少企业纷纷出现了订单减少、产品积压、资金回收难等“症状”,处于生死存亡的边沿。
一特种合金企业的董事长秦刚用“措手不及”来形容这场金融危机。他说:“这是从业10多年来,我感觉最低谷的一年。无论是2月份的冰雪灾害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我们都安然无恙,因为市场行情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这一次,整个大市场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调控能力非常有限。”
危急关头,荥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率先出台了电价临时下调、政府补贴、金融机构主动服务等10条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渡过难关。
“10条措施非常及时,它就如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给了我们温暖和战胜困难的信心。要知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张荥表示,虽然停产是减少经济损失的最好办法,但企业不能停产,此时,企业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为员工着想,为社会稳定尽一份力。
积极应对
为“突围”蓄势
政府的应对措施效力毕竟有限,如何寻求“御寒”良策成为摆在每一个企业家面前的难题。
金融风暴面前,一部分企业选择了“冬眠”,减少费用开支、压缩各项成本,力求凭借多年积累的资金,蛰伏于“寒冬”,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冬天’来了,风险与机遇并存。趁着市场竞争对手‘冬眠’的机会,努力在市场中寻找热源,通过取暖来保企业之生命,必将迎来山花烂漫的春天。”张荥说。为找热源,从10月开始,他就四处奔走、八方考察,辗转6000多公里了解市场动态和经济信息,谋求企业发展之道。
日前,张荥参加2009年全国冶金炉料信息交流贸易洽谈会,就是希望借此机会听听专家的分析讲解,和企业界的朋友一起谋划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还想抓住这个有600多名企业家聚集在一起的机会,创造条件,把雅安宣传出去。会议间隙,张荥花费8万多元制成各种宣传资料,向参会企业家激情推介雅安,欢迎他们来雅考察、投资。
张荥说:“宣传雅安,将会吸引新的企业来雅安家落户,这对延长雅安高载能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优化雅安工业产业结构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定给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新鲜血液和能量。”
据了解,经过张荥的努力,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10家企业表示将在年前组团来雅考察,有1家企业意向性表示会将产业转移到雅安。
“迎面是巨大的风浪,但是风浪中也有无限的发展商机。”张荥说,“今天的雅安人是经风雨,遭磨砺的勇者,所以在风浪面前,我们要迎难而上,在金融风暴中寻求商机。”
记者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