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产自雅安 乌木作品被北京奥组委收藏 作品由雅安人设计镌刻原料产自雅安

来源:
2008-08-08 09:51
浏览:
收藏 打印

  雅安日报讯8月5日,北京奥运火炬在四川传递的最后一天,一件用产自我市的五千年乌木镌刻而成的艺术品被北京奥组委收藏。这件艺术品是“巴蜀鬼才”魏明伦和国学专家张昌余共同创作的《奥运年赋》,由张昌余手书,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人李建忠亲自篆刻名章,我市摄影家任承铭设计版式。

  捐赠仪式上,魏明伦和张昌余将《奥运年赋》亲自交给了北京奥组委。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秘书长、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人李建忠一行代表北京奥组委接收了捐赠。

  去年,北京奥组委特邀魏明伦写一篇骈文,要求体现出奥运精神、奥运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融和奥运志愿者的参与。由于有伤在身,魏明伦找到好友、国学专家张昌余,用了五六天时间,联袂完成了这篇赋。2008年新年钟声敲响时,《奥运年赋》在“喜迎奥运、祝福北京”晚会上,由著名影视演员鲍国安现场朗诵,宣告奥运年的到来,气势宏大,振奋人心。

  《奥运年赋》同样让任承铭感到心动。他联合好友史晋川,在得到《奥运年赋》两位创作者认可后,任承铭设计版式,史晋川供木并在今年用近两个月时间将《奥运年赋》镌刻于雅安乌木上。

  《奥运年赋》的全部内容被镌刻在总长3.2米的乌木上,该乌木作品由64片乌木用棕绳连接组成,每片长56厘米,代表了中国56个民族。作品两端分别被刻上了14个奥运比赛项目标志图。

  交接仪式上,张昌余特别感谢了任承铭、史晋川对作品所作的贡献及我市相关部门的支持。

  任承铭和史晋川对能为奥运会贡献力量感到特别开心。史晋川说:“举办北京奥运会,全国人民为之自豪。作为雅安人,能为奥运出一份力,我感到特别高兴。”

  捐赠仪式由四川省现代艺术促进会和百丽国际主办,捐赠活动受到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奥运特刊、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雅安市委宣传部及雅安市体育局、市文广局和市文联的大力支持。省内外多家媒体参与了报道。记者黄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