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联动 形成救援合力——川西战区(雅安)道路交通(危化品泄漏)灭火实战演练侧记
演练第二事故现场,身着重型防化装备的消防人员紧急营救被困人员。
“嘭嘭嘭”几声巨响,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在雨城区大兴镇,一起多车连环撞的“交通事故”发生,事故造成多车受损,其中2辆装载汽油的油罐车泄漏,而油罐车附近的事故车起火燃烧。于是,一场控制火势、冷却抑爆的“硬仗”就此打响。
11月18日,一场由雅安市公安消防支队牵头,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参谋长、副参谋长坐镇、全省21个消防支队和市应急办等相关负责人观摩的川西战区(雅安)道路交通(危化品泄漏)灭火实战演练,在雨城区大兴镇展开,先后调动乐山、眉山消防支队,共有170多人参战,45辆各类消防准备车,用水100余吨,消耗泡沫16余吨。据了解,该类实战演练在雅安尚属首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危化品运输种类越来越多,运输量越来越大,途中发生事故潜在的事故因素随之增大。一旦危化品事故发生,如何科学施救?如何让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这场演练,检验着川西战区的消防装备实战能力、消防部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消防部队与地方社会联动力量协同作战的能力。
演练事故设置
多车连环相撞 汽油毒气泄漏
11月18日下午2时30分,雨天浓雾,能见度差,国道318线雨城区多营镇往芦山县飞仙关方向4公里处(事故模拟发生路段),一辆小货车弯道急刹车,导致多车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第一事故),“事故”中有多人被困。
现场受损车辆包括3辆小车、1辆中型客车和2辆汽油罐车。前方一辆载有20吨汽油的罐车被追尾,油罐罐体被撞出细小裂缝,汽油渗漏,后方另一辆同样载有20吨汽油的罐车一个输转阀门被撞坏,造成汽油少量泄漏。
事发时,因有车辆未及时熄火断电,导致油箱泄漏起火燃烧,火势迅速朝后方油罐车蔓延,导致油罐车立体燃烧,现场有2人被困,大量车辆和人员滞留。
受交通事故堵车影响,10分钟后,距离事发现场300米处,一辆货车刹车不及,撞上堵车末尾一辆氯气罐运输车,造成连环撞车事故(第二事故)。事故车辆包括3辆小车、1辆货车,更严重的是,氯气运输车上3个氯气罐掉落,其中有2个氯气罐发生泄漏。
演练事故现场
启动联动预案 迅速调集力量
市公安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集雨城区平江路中队、先锋路特勤中队先期赶赴现场救援。同时,调集芦山、天全、名山、荥经等县(区)政府专职消防队增援。现场指挥员依据侦察结果下达命令,参战官兵兵分多路,各司其职,展开灭火防爆大行动。
可正当消防官兵全力控制火势时,又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发生了。
第一事故现场,流淌火慢慢逼近油罐车,油罐面临爆炸危险,第二事故现场氯气持续泄漏扩散。面对严峻的形势,前线指挥部迅速同时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灾情,请求启动《重大灾害事故社会救援联动方案》,调集公安、安监、交警、医疗救护、供排水、环卫、气象、环保、电力及相关专家等社会联动力量协同作战。
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指挥部反馈情况,启动《川西片区道路交通事故救援联动方案》,调派乐山、眉山消防支队出兵增援雅安……
就在第二事故现场稀释降毒工作紧锣密鼓进行时,在第一事故现场的消防官兵也在奋力围剿“火魔”。突然,现场发出“嘭嘭嘭”的连续爆炸声,火光、浓烟随之升起。消防指挥员紧急调整战斗部署,加大控制火势和冷却抑爆的力度。
经过数十名消防官兵和各类消防装备1小时连续奋战,第一事故现场的火情被彻底剿灭。与此同时,第二事故现场的液氯泄漏也处置完毕,险情解除。
演练协同作战
社会力量联动 达到预期效果
此次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处置中,社会联动力量功不可没。
危化品事故发生后,作为联动力量的安监、交警、卫生、气象、环保、电力、石油运输、交通应急保障中心等11个社会联动部门迅速反应,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参与救援。如气象部门出动气象监测应急车,现场提供即时天气、风向等相关气象信息;市环保部门出动环境应急监测,对现场环境进行实时检测,提出预防次生灾害对策并参与处置;市电力部门派出抢险力量,根据灭火救援需要,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实施供电、断电;市交通应急抢险保障中心提供挖掘机、吊车等大型工具,协助事故处置,并准备沙包,进行围筑堰,对现场液体围堵导流,防止染毒液体乱流,污染环境;组织挖掘机在第二事故现场附近挖掘中和池,注满水后添加酸碱中和剂,对液氯进行中和。
演练结束后,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参谋长卿海总结时说,通过危化品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置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川西战区消防部队与地方社会联动力量协同作战的能力,进一步检验了消防部队现有装备的实战能力和科学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迅速反应能力,形成多部门、多力量在应急救援联勤联动中的高效体系,达到了演练预期效果。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彭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