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 春天来了
在春的天空里 种下梦想和希望
在春的大地上 收获温暖和果实
雅安 春天来了
编者按
吃完了元宵,放过了烟花,立春已过,似乎春天已经迫近,我们可以去春天里撒野,放肆呼吸春的气息。然而春寒料峭西风紧,几丝细雨断人肠,连续的降温带给我们寒冬的凛冽。但是春天还是踏着悄悄的脚步来了,雅安的春天真的来了,不信的话,你就随着记者的文字去走走,去听听,去感受春天,感受仍然带着一丝寒意的龙年之春。
茶园阡陌唤春风
春天到了,在风儿的簇拥下,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静悄悄地到来。“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春天里,万物争先恐后地睁开双眼,舒展身体。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再次轻轻苏醒,迎来新一轮的新旧交替、繁衍生息。
8日,走在名山县新店镇的茶园里,站在茶园间的阡陌上,向远处望去,连绵的茶园像一条绿色彩带延伸到远方,几棵粗壮的青松矗立在茶园中间,像几个忠诚的战士守卫着茶园,四周很静,三只鸟儿从远处飞来,停留在青松的枝头,鸟儿们东张西望,它们扑腾翅膀的声音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他们婉转地鸣唱像圈圈涟漪扩散,把春的信息传播到四面八方。
当天是雨后初晴,茶园间的田埂上有些泥泞,空气中带着泥土的香味,一排一排的茶树列队排列,像士兵站队,整齐划一、气宇轩昂,经过初春细雨的洗礼,更显苍翠。经过一个冬天的滋养,茶树生出宽厚深绿的茶叶,把茶剪的刀痕遮掩起来,一些茶叶叶片上挂的晶莹剔透的水珠,在阳光下泛动着光辉。茶园冬管时期修剪平整的茶树,现在变得圆润起来,像婴儿的脸,充满生气和活力。几个新鲜的苞芽迫不及待地从枝丫探出头来,尽情呼吸湿润的空气。
春天真的来了。
记者 李璐君
花黄童笑春意闹
元宵过去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虽已过了“立春”节气,不过老天爷却不按常理“出牌”,一股冷空气让人们感觉寒冷依旧。
就在这春寒料峭中,农家小屋墙上挂着的金黄玉米尚未取下,山坡上紧跟早春步伐的嫩黄油菜花便迫不及待地装点在房屋后的山坡上。
川谚有云:“大人做生意,娃娃捡狗屎。”说的是过完元宵节,紧接着就是立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走上了自己的生活轨道。
农家小屋的女主人毛正燕带着女儿正在家中张罗晚饭,丈夫李华已经出去打工好一阵了。
屋子外,远处的农田中,不时传来孩子们嬉戏欢闹的声音。对于进入学校的孩子们来说,春天来了,即使是微微的小雨也阻挡不了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的欢乐。
这不,刚刚从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小学放学回家的吴海东和几位要好的同学,将自行车停在了田边,一群孩子疯笑着穿行在田间的机耕道上。
当记者向他问及知道春天是什么时候开始时,他点了点头,“就是元宵节那天嘛。”
而旁边的几位孩子却摇了摇头。
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时候春天到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春节过完了之后,放学之后,他们又可以不用被大人们约束在家中吃年饭,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在田野中肆意奔跑。记者 王侃
城市之春惹人醉
“玉兔辞岁,金龙闹春,普天同庆,气象万新!”“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早春的气息充斥着整个雅安城的空气,心底无数次涌动的春,终于姗姗地向我们走来。沉睡的大地醒了,饱受严寒的万物醒了,一切都焕发着蓬勃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听到春的召唤,雅安人心潮澎湃,精神抖擞,肆意地享受着春天的气息。
瞧,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风筝飞舞在市区三雅园的上空,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门踏春。“哇,哈哈哈……飞起来啦……”6岁的小女孩郭思蕊在母亲的帮助下一边拽着手里的风筝线,一边兴奋地呼喊着。稚嫩的笑声里充满着无尽的喜悦,似春天动人的旋律在飘荡。“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是锻炼身体的好天气。”郭思蕊的妈妈说,一直想带女儿出门游玩,但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怕女儿外出着凉,立春了,气候日渐温暖起来,便带着女儿出门放风筝,享受春天的温暖。市区三雅园广场里,放风筝的市民络绎不绝,有老有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天般的微笑,大家带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迎着春风将自己的美好愿望随着风筝一起放飞。
春的开始,让一切恢复生机,充满着新的希望。市区滨江路两旁的树木在春风的轻抚下,摇曳着慵懒的身躯,新发的嫩芽在春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翠绿。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开满花坛,似乎在攀比各自美丽的新衣。“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公园里传来一阵美妙的歌声,走近一看,一群中老年妇女挥舞着手中的扇子,跟随着音乐的步伐在跳着扇子舞。“终于立春了!”一位跳扇子舞的大婶李红英说,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终于盼来了春天,趁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出门跳跳舞锻炼身体,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如同一位妙龄少女般穿着新装姗姗而来。她挥着衣袖,舞着春风,敲着春雷,洒着春雨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张开温柔的臂膀,轻轻地抚摸着大地,用最柔,最纯,最美的声音,召唤着天地一切生灵,召唤着每一颗心。“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走在寒冬的尾梢,倚在春天的门楣前,我的心悄悄贴近暖春,仿若看到了满园的春色。
记者 蒋阳阳
万物复苏丰收悦
春节过后,乍暖还寒,但在农村田间地头依稀可见春的气息,广大农民正为春季农业生产做着准备。
翻翻地、除除草、摘摘田地的蒜苗、白菜……天全县城厢镇村民彭大姐正在自家菜园地里忙碌着。“眼下就要开始育秧苗、赶紧得收拾收拾田地,为接下来的耕种做准备。”彭大姐告诉记者,年过完,农忙时节就要到了,各家各户的农民也着手为育秧苗做准备。
砌田坎,扯杂草……就在彭大姐临近的田地里,很多农民也在自家的田地里打点着,为接下来的农忙时节做着相应的准备。
为了避开备耕高峰期,彭大姐说,自己已经买好了种子和建大棚的薄膜,还想向村上的农技员讨教育秧苗的技巧。
2月6日,翻过冰天雪地的泥巴山,明媚的阳光顿时让人心情舒畅,驱车前往汉源县新县城,一路上绿油油的蒜薹让记者瞬间感受到暖暖的春意。
“汉源春的气息比雅安其他地方来得早些,即将丰收的蒜薹意味着万物复苏,暖春到来。”望着车窗外,一旁的朋友讲述着。
探头远望,九襄镇、唐家乡、大田乡,驱车经过的地方随处可见绿葱葱的蒜田,偶时依稀可见蒜农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今年的蒜薹长势不错,应该有个好收成。”途经汉源县唐家乡,将车停靠,只见流沙河旁的蒜薹地里,唐家乡村民杨大姐忙碌地打着蒜薹。
“正月十五闹元宵,得准备些新鲜丰盛的菜肴,打些蒜薹给家里的客人炒点菜。”杨大姐乐呵呵地说着,看着地里长势较好的蒜薹,就知道又是一年蒜薹丰收时。
惦着累累的硕果,心中盘算着丰收的喜悦……手里拎着新鲜脆嫩的蒜薹,杨大姐一路乐呵着往家赶。
绿油油的蒜地里,蒜农们紧张忙碌,丰收的喜悦是沉甸甸的。待到万物复苏时,又是一年蒜薹丰收年。
刘勇 记者 高丽
烟花绽放暖春到
2月6日,一缕阳光洒在名山县前进乡的街道上,居住在这里的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家住前进乡的黄成雄早早起床,因为2月6日是正月十五,他和邻居们正在准备乡里举办的迎春游园活动和文艺表演。
欢快唢呐吹起来,震天锣鼓敲起来,狮子花灯舞起来,欢快的人儿跳起来……
当日下午2时左右,名山县前进乡文化广场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由前进乡居委会、关工委、老年协会主办的“2012年新春龙腾虎跃闹元宵” 系列文化活动在这里拉开大幕,吸引了上千群众参与。
猜谜语、打保龄球、投乒乓球、看舞狮、欣赏文艺演出……
热闹非凡又年味儿十足的各类活动,为群众呈上了一道丰富的元宵大餐。
当日傍晚,游园活动结束,闹元宵文艺表演活动开始。传统花灯狮子灯隆重出场。狮子打滚,笑头和尚搞笑表演,狮子表演惟妙惟肖,不时赢得观众喝彩。
夜幕降临,漫天飞舞的烟花,在前进乡上空,幻化成无数个春的希望,一个个春的期盼绽放在天空中。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在文艺表演中,还穿插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 “四化、四清、四改、五乱、五通、门前五包” 指什么?群众在一问一答中既接受了城乡环境知识教育,又为现场增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
据了解,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前进乡投入四万余元用于社区文化广场建设,并于春节前基本完工,举办“2012年新春龙腾虎跃闹元宵” 系列文化活动。下一步,还将投入三万元,从美化、绿化、亮化方面对社区文化广场进行打造,安装健身器材等,使之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热情勤劳的前进人,带着对春的期盼,努力营造幸福生活。记者 黄伟
撒下春种发新芽
随着年味逐渐淡去,我们送走了过去的一年,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在乡村,农历正月十五刚过,之前春节的热闹场面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匆匆忙忙的身影。外出务工的人们拎着行李出发了,孩子们三五成群地邀约着上学,田间地头村民们忙着撒下春天的“第一颗种子”。
2月8日是天全县新场乡“开场”的日子,所谓开场就是村民过完年后的第一次赶集。连续的阴雨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前来赶集人的热情。除了购置生活用品之外,今天种子销售点的生意也是异常火爆,购买谷种和一些蔬菜种子的村民络绎不绝。
“春耕就要到了,农事也该谋划了,现在虽然距离春耕还有一段时间,还是要趁早做好各项准备。先把春耕要用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种农资准备好,等时节一到,便可投入春耕生产。”今年46岁的村民张庆芳说,其实现在靠种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也没啥赚头,一季粮食下来还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钱。但守着自家粮田,动动手随便拾掇一下,这一年就不愁买粮食了。
记者 高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