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文化有了新的载体 国内首部大熊猫连环画在我市发行
19日,在宝兴县邓池沟天主教堂隆重举行的大熊猫科学发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我市本土艺术家创作的连环画《大熊猫传奇故事》举行了首发仪式。这是全国首次以连环画创作形式记录大熊猫故事的作品。
将大熊猫文化宣传出去
翻开《大熊猫传奇故事》,从大熊猫种群的简介,到远古时期人类将它作为和平益兽,再到戴维发现大熊猫,以及大熊猫走出国门为我国外交事业作业的巨大贡献和如今雅安人为保护大熊猫而发生的种种故事……82幅精美的图画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有关大熊猫在雅安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于人们眼前。
“我们一直想找个表现形式,以人们喜爱的方式诉说大熊猫的故事。”连环画的撰文者和制作统筹工作人员、宝兴县原政协副主席姚世康告诉记者,这部连环画采用铜板彩印技术印制,画质非常好。
姚世康说,去年年初,宝兴县有了制作大熊猫故事连环画的想法,他很快写好了故事脚本。为了保证其中文字和数据的准确性,他们查阅了许多资料,“原来我们说戴维是1867来到中国的,其实戴维是1869年春天来的,而且当年就发现了大熊猫。‘团团’‘圆圆’在台湾大受欢迎的新故事也编进去。”
姚世康举着连环画不厌其烦地向记者讲述从古至今,雅安与大熊猫的不解之缘。这本连环画图文并茂,文字脚本还专门配上了全英文翻译。其目的是希望作品能让外国读者能直观地欣赏、了解大熊猫的故事。宝兴县还准备向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戴维的故乡——法国埃斯布莱特市赠送这本连环画。
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说,这本连环画的发行将对大熊猫文化的宣传、提升雅安知名度,以及唤起人类更强的保护生态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姚世康透露,宝兴县已经准备与成都新华文轩书店合作,将这本连环画作品作为商品更广泛地推向市场。不为赚钱,只为更广泛地宣传大熊猫文化。
连环画创作很艰辛
“这段时间画大熊猫特别有劲。”20日下午,记者在《大熊猫传奇故事》绘画作者袁家彬的家中见到了他,70多岁的袁家彬正在专心作画。偌大的画纸上,几只大熊猫正乖巧地啃食竹子。
去年8月,就在姚世康拿着脚本多方联系画家都不合适的情况下,突然从《雅安日报》上看到了本土画家袁家彬的作品。姚世康眼前一亮,随即与袁家彬取得联系。
袁家彬从“文革”时期开始一直坚持创作,作品题材大多以雅安的事件和风土人情为主。姚世康提出的想法与他一拍即合。袁家彬对记者说:“《大熊猫传奇故事》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作品。”
“在这之前,我只画过两次大熊猫。”袁家彬说,自己画了一辈子人物,这部连环画的创作还真难倒了他,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大熊猫,“画出来硬梆梆的,跟狮子老虎一样!”很快袁家彬就将一部分初稿拿了出来。可他自己横看竖看都不像那么回事。
为了表现出大熊猫的可爱,袁家彬专门翻阅了动物解剖书。为了让袁家彬更了解大熊猫的特征,熟知大熊猫习性的姚世康每周都要从宝兴赶到雅安与他会合。来回跑了不止30余趟,两人每次一交流就是大半天。
为了更准确地刻画大熊猫用前掌抓食物塞到嘴里的动作,袁家彬还专门去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拍了许多照片回来对照观察。
“圆圆的,胖胖的,软软的……”扔了无数次草稿后,无比可爱的大熊猫终于活灵活现地在袁家彬的画纸上出现了。画中的大熊猫有的被人们像孩子一样呵护,有的更是极富人情味地玩耍。
“除了大熊猫,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为了让画中和大熊猫故事有关的人物更富有神采,姚世康从电脑上下载了大量的人物图片,还到宝兴的乡村农家拍摄房屋和当地风光的图片供袁家彬参考。
找到灵感后,不到半年,袁家彬就将连环画全部完成,“我的绘画技术有了一次飞跃。”袁家彬说,此次创作的连环画将成为他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记者了解到,大熊猫连环画发行后,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追捧。宝兴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它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前来参大熊猫科学发现140周年纪念大会的嘉宾,许多人还专程找人来索取。
姚世康坚信,不久的将来,这本连环画将走向市场,在更大范围内提升雅安的知名度,唤起更多人保护大熊猫,保护大自然。记者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