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会”议出“幸福里”——雅安市雨城区政协“有事来协商”助推老旧小区改造
雅安市雨城区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经过改造的小区焕然一新。居民李大爷和邻居们在新凉亭下棋时,满意地表示:“以前设施缺乏,现在路平灯亮,增添了健身器材,生活更便利了。”
这是雅安市雨城区政协“有事来协商”平台助推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区政协创新开展“老街小板凳”系列小微协商,把小微协商的触角延伸到院落里巷,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助力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板凳会面对面、微协商实打实、金点子聚众智、强履职促治理。
“金点子”激活治理新引擎
为破解基层协商能力不足的难题,区政协组织委员分片结对联系社区网格和各改造小区,联合社区干部组成“政策智囊团”下沉一线。雨城区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管线老化、雨污混流、道路破损多以及电梯、车位、公共设施少的“三多三少”问题,改造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区政协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强化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创新性地将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分类整理,形成“政策工具箱”,一项一项给居民进行政策解读,走到哪里就宣讲到哪里。
这种“政策工具箱+案例宝典”的讲解方式,迅速让居民转变了理念,从“要我拆”转变为“我要改”,很快推广开来。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刷墙修路,而是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全方位提升。
截至目前,区政协开展小微协商活动9次,下沉委员106人次,助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问题12个。
“小板凳”议出最大公约数
“大家畅所欲言!”2025年6月,区政协在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百步街27号大院召开“老街小板凳、您说委员听”小微协商院坝会。区政协相关委室、区住建局、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相关负责人和大院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就大院改造事宜展开现场协商。院坝会上,气氛热烈融洽,居民代表们敞开心扉,纷纷就老旧小区改造提出诉求与建议。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老人多,车位能否靠近单元门?”“建议错时停车”“废弃车棚能否加装充电桩?”等意见,委员则忙着记录。
过去老旧小区改造因居民“诉求”多样,常让大家需求落空,如今,雅安雨城区政协把“板凳会”搬进小区院落,同坐一根凳,交流面对面,让委员与群众在一起唠家常、听心声,也让邻里们聚在一起说说心里话。这样搭建起来的小微协商平台,问题当场议、方案马上改,真正让改造从“定了算”变成“商量办”,让老旧小区改造改到了居民心坎上。
“后协商”延续为民好温度
改造完成并非终点,区政协采用回访座谈、评议会、满意度调查等多元化“后协商”形式,持续跟进成果转化。
2025年,区政协在东城街道羌江南路社区245号大院开展协商“回头看”活动。该小区改造方案经“板凳会”协商确定,于2024年12月基本完成。今年年初,区政协委员来到小区开展回访,在发现改造后物业费收缴难的新问题后,随即组织“回头看”协商,探索出“基础物业+志愿服务”模式,既降低了物业成本,又增强了居民自治能力。“有事来协商”平台不仅助力建设美丽家园,更议出了基层治理新格局。
“‘板凳会’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便民、协商为民,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雅安市雨城区政协主席张燕表示,下一步,雨城区政协将继续做实“有事来协商”工作,聚焦居民群众所急、所盼,把群众“心声”变“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