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应勇敢发出“绿色宣言”专家建言雅安新农村建设

来源:
2006-09-24 00:00
浏览:
收藏 打印

  在专家眼中,雅安的新农村应当怎样建?就此问题,9月21日,记者采访了莅雅考察的中科院院士、省政府高级专家组成员、省老科协顾问刘宝珺以及四川省老科协的几位专 家。
  用“生态牌”发出“绿色宣言”
  中科院院士刘宝珺:雅安有三好,空气好、水质好、土壤好,充分利用这“三好”发展生态农产品——生态这张牌是雅安的优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很多模式,但就雅安来 说,不能学浙江的“温州模式”,也不能学山东的“寿光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实质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雅安应该利用天然的自然资源,以生态农产品和有特色的田园风光 来吸引人,以生态品牌来创造雅安农村的发展。光靠纯粹的农业生产是很难让农民富裕起来的,还得引进项目,但要有一个原则,就是引进的项目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最好与农民 的农业生产直接相关。
  省老科协副会长、原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刘建业:对工业企业的引进,政府一定要谨慎,要产业的聚集而不是工厂的聚集,一定不能以牺牲原生态的环境为代价。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副所长赵树杰:搞什么样的工业?绝对不能搞污染工业。要产业的聚集而不是企业的聚集。实现资源的共享、互相循环、互相利用,拉成完整的链条,才能叫产 业的聚集,实现效益最大化。选择直接与农民挂钩的是农产品加工业。搞农产品生产加工,不得忽视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雅安的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发展绿色食品。这就需要建立 一套规范的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按标准从事生产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把好每一个关,树立自己的品牌,敢于向全社会发出绿色宣言,提高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附加值,才能获得更大 的利润空间。
  现代农业是关键
  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科学种田,一个是市场意识。其中涉及到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问题,不仅要培养高素质懂技术的业务人员, 还要培养懂经济,具有市场竞争意识的人才。现在很多农村的现状是农民没少干活,产品也很不错,但是就是卖不出高价,关键就是不懂市场操作,不懂得整合和合作,打造品牌关键 还得看市场操作。根据雅安的实际,既不能学“温州模式”,也不能学“七家村模式”和“寿光模式”。雅安要学的是思路,学市场观念。
  省政协常委、原省农科院副院长李仁林:新农村建设的出路在于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我主张首先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 现在有些观点认为农家乐是农村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比如成都的五朵金花并不带有普遍性,适合成都,不一定适合雅安。农家乐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我认为, 现代农业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根本,单纯靠小打小闹的种养殖业富不起来,一定要规模化,创造现代科技武装的农业,遵循市场规律和社会规律。
  具体到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一种理想的结构状态——“四个60%”,即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比重要占60%以上,畜牧业占农林牧渔比重的60%以上,加工产品占农产品产出的 60%以上,非农业收入占整个收入的60%以上。根据雅安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发展畜牧业和喜阴作物是具有相对优势的。雅安光照是全国的极低地区之一,要尽量利用水、湿 度、散射光的条件,种植适宜的草类、蔬菜和茶叶等作物。
  扶持农产品物流业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副所长赵树杰: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在于农村缺乏农产品的现代物流企业。农民把农产品生产出来,谁来加工,卖不卖得出去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要引进企 业,那么为什么不在农民当中扶持一家专门搞物流的大户?四川省现在有一个规定,农产品的运输都走绿色通道。我们先扶持一家,然后可以通过市场不断地壮大。
  试点应具有推广价值
  省老科协副会长、原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刘建业:新农村建设从全国来讲还是起步阶段,探索中需要处理试点与推广的关系。一开始就要有准备一定要坚持推广下去,可持续发 展的事情。另一方面理清政府和农民各自的职责,政府主要起引导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信息、整合资源,开展科学普及、文化建设,争取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以此激发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省政协常委、原省农科院副院长李仁林:“三农”问题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城乡差别。农业问题,主要是要解决效率问题,包括资源的利用率、土地的产出率以及劳动生产力的问 题。农村问题,主要是乡村体制改革的问题,其要害在于明确目的,分清政府各级的事权和财权。农民问题,主要是权力问题,包括农民的法律地位和国民地位等等。
  记者梁玉雨宋李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