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项目谋致富发展林业摘穷帽——名山区车岭镇金刚村雷竹产业发展侧记

来源:
2016-04-15 08:48
浏览:
收藏 打印

金刚村第一书记张纯(左)与种植户韩加刚讨论雷竹种植技术

资料图片

  近日,名山区车岭镇金刚村顺利从蒲江县甘溪镇订购了雷竹幼苗15500株。对金刚村来说,这是通过发展雷竹产业实现脱贫致富迈出的重要一步。金刚村是名山区贫困村之一,由名山区林业局联系帮扶,该村第一书记张纯也是一名林业工作者。金刚村依托林业帮扶优势,因地制宜开展雷竹种植,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林业脱贫发展之路。

  适应环境市场好

  发展雷竹有前景

  4月12日,在金刚村8组雷竹种植户韩加刚的雷竹林地里,该村第一书记张纯和韩加刚蹲在地上,指着面前的竹笋谈论着雷竹种植的一些技术问题。“7月份就要开始种植雷竹了。”张纯说,按计划目前全村栽种面积达200亩,将成为该村脱贫的第一产业。

  为何将种植雷竹作为金刚村脱贫第一产业?张纯坦言,一是因为雷竹竹笋销售市场潜力大,二是金刚村的环境条件适合种植雷竹。三是雷竹管理较为轻松,劳动强度不大。

  根据市场价格保守计算,雷竹竹笋销售价格在3元左右,而成熟的雷竹亩产竹笋至少500公斤,每亩竹林收益在3000元左右,200亩雷竹的收益能达到60万元。

  韩加刚是金刚村种植雷竹的第一人,有着7年的种植经验。他种植的14亩雷竹每年能带来6、7万元的收入。正是由于他的成功,让张纯和村两委坚定了发展雷竹的信心。张纯说,韩加刚的成功说明了金刚村的自然环境适合种植雷竹。

  在名山区林业局的政策扶持下,每株价值9元的雷竹种苗,金刚村的农户只需出资3元,而针对贫困户则免费为他们提供种苗。金刚村党支部书记蒋图华介绍,村两委帮贫困户规划了3亩左右的种植面积,年收益可达9000元,脱贫指日可待。

  考察引导消顾虑

  深入发展促致富

  对于金刚村大力发展雷竹产业,韩加刚既高兴又兴奋。为发展雷竹,村里优先收购了他的雷竹幼苗。其次,金刚村的雷竹产业发展成规模后,可以吸引收购商上门收购,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还节约了运输成本。

  产业发展之初,村里很多村民没有种植经验,对市场缺乏了解。

  为打消村民的顾虑,金刚村先后召开了2次动员大会,组织了3次学习考察和2次技术培训。不仅让老百姓了解了雷竹发展良好的市场前景,还通过实地考察验证了雷竹发展的可行性,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雷竹的积极性。

  “你一定要对种植雷竹有信心。”在金刚村1组贫困户代先品家中,蒋图华对他说道。通过扶贫帮扶,代先品已养了2头母猪和11头小猪,5、6月份出栏后收益万元左右。发展雷竹产业后,村里为他定下了种植3亩的规划,能使他的收入再增加近万元。经过学习考察,代先品坚信按照目前的规划发展下去,脱贫摘帽已不是难题,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我们的规划是在金刚村发展雷竹500至600亩。”张纯说,等到雷竹成规模后还要建一个干笋加工厂,通过深加工进一步提升雷竹的效益,让金刚村的老百姓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肖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