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村支书用行动诠释党员本色——记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党支部书记杨云军

来源:
2014-05-06 09:43
浏览:
收藏 打印

  在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说起村党支部书记杨云军,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在“4·20”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杨云军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推进庙圷村灾后重建工作做出了贡献。去年,杨云军被授予“四川省‘4·20’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抗震救灾

  挺起共产党员的脊梁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雨城区上里镇有人员受伤,房屋倒塌或严重损毁,道路、通讯中断……

  灾难突袭,杨云军第一时间站出来,组织抢险救援工作。伤员需要转送、物资需要发放、民心需要安抚,作为基层“父母官”,杨云军在救灾中忽略了自己也是受灾群众的身份,始终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哪里苦累他就往哪里钻,确保了地震发生当天,3名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1200余名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救灾过程中总伴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有一次,杨云军正站在受损房屋的楼梯上帮着村民转运物资时,突然一波强余震袭来,他从2米多高的楼梯上狠狠地摔了下来,右手当即不能动弹。医生一再要求他立即到大医院去治疗,否则可能有后遗症。可想着那么多等待救援的受灾群众,他放心不下,不愿离开需要他的乡亲。咬咬牙,简单包扎处理后,杨云军又开始继续参与抢险救灾。

  在灾情最严峻的时候,他连续4天没有合过眼,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受灾群众、查看灾情、排查地质灾害隐患。

  灾后重建

  让群众安居乐业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庙圷村“水景家园”重建新村聚居点也成为雨城区第一个动工建设的灾后新村聚居点。为了新村聚居点早日完工,杨云军组织村支“两委”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最终由村民大会确定了新村聚居点的重建户,选举出了自建委,制定了安置方案、规划设计、施工方等,实现了民主自治。

  新村聚居点从八个多月前开工至今,杨云军几乎一半的时间在工地上,一半的时间在村上,家中经营的农家乐也因疏于打理,几近关门歇业。

  家里的营生顾不上,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亮起了“红灯”。由于长期劳累,加上受伤的右臂没有及时治疗,杨云军被诊断为手臂关节肌腱和韧带炎并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右手疼得抬不起来,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为了新村聚居点能顺利推进,杨云军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忍着伤痛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确保庙圷新村聚居点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一周年前顺利完工。

  如今,新村聚居点拔地而起,优美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美丽新村的背后,还藏着杨云军的一个心愿:“受灾群众住进小区后,还要鼓励大家办农家乐。要是大家愿意,还能到菌种厂打工。要让村民守着家门口就能挣大钱。”

  如今,杨云军依然继续奋战在重建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记者 卫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