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四城联创”攻坚战全力确保创建成功
去年年底,我市提出要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即:将生态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2012年度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提升我市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化软实力。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我市将如何开展“四城联创”活动,这会为广大市民带来怎样的好处?近日,记者进行采访。
“四城”指标体系不同
内涵丰富意义广
“四城联创”是市委经过认真分析、慎重考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市委常委会在研究“四城联创”工作时认为,“四城联创”活动应该抓、必须抓,而且务必抓实抓好。
在“四城”中,卫生城市是创“国”字号的,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和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则是创建省级;生态城市包含了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示范城市两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创建活动都有一系列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每一个评价体系不同,但它们之间是相互涵盖、相互呼应的,既涉及经济发展又涉及社会发展,既涉及政治建设又涉及文化建设,既涉及政府能力又涉及市民素质,既涉及经济社会又涉及自然生态。
我市将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创建有机结合,形成了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工程,体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体推进创建工作有利于综合实力、综合效益的提升。
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把成功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城市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首要和先决条件;要通过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的创建为生态城市建设打好基础,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创建任务仍然艰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四城联创”取得了初步成效。
市环境保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批生态县、生态村的成功创建为我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细胞工程的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雨城区和石棉县分别通过省级生态区县的创建验收,宝兴县已通过创建省级生态县的预验收;我市有14个乡镇、124个村建成了生态乡和生态村。我市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工作,促进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高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率、实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实施重点工业企业在线监控系统。
另一方面,我市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努力构建绿色雅安,让我市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秀、地更绿、城更美,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省园林城市行列。
自去年开始启动省级文明创建工作后,我市市区共投入人力10余万人次,投入资金3亿多元,在抓城市硬件建设和城市管理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雅安市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三年规划》,今年我市将深化文明创建,进一步整改提高,接受省上对我市的检查验收。
去年10月,我市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查,未来将不定期接受考评。与此同时,我市提出的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因要求更高、更严,正在抓紧启动中。
2012年度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的考核内容分为:“五乱”治理、塑造风貌、设施建设、宣传发动、机制建设5个方面。市治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完善规划体系、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城乡保洁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容貌、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和实施城市亮化工程等7个方面入手,迅速启动了雅安市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去年12月,我市通过了省上的日常考核,年终考核将在今年2月进行。
“四城联创”人人有责
市民理应积极参与
“四城联创”的指标项目多、要求严格,光是省级文明城市测评就有385项指标,至少要95%以上达到A级标准,才能创建成功。这些特点决定了开展“四城联创”工作,必将是一场攻坚战。要想打胜这场攻坚战,必须确保创建一次性成功。
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强化主体意识和大局意识,坚定创建信心和决心,要深化认识,打好作风仗;要常抓不懈,打好持久仗;要四城联创,打好整体仗;要坚定信心,打好执行仗的工作要求。
市创建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四城联创”的主体,每一位市民都应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扔乱倒,自觉维护城市卫生、维护城市形象,共同将家园打造成干净、整洁、优美、和谐、靓丽的充满魅力的城市。记者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