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半壁 传奇一生 大熊猫“盼盼”的前世今生

来源:
2017-01-08 10:32
浏览:
收藏 打印

全球年龄最大的雄性大熊猫“盼盼”于2016年12月28日4时50分离世,享年31岁,相当于人类百岁高龄。大熊猫 “盼盼”的后代约占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近四分之一,现存血缘后代130余只。有网友称:大熊猫“盼盼”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种族。

经过多方采访,记者意外得知,“盼盼”的老家在雅安,它是四川省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从野外抢救回来的大熊猫遗孤。

熊猫遗孤:“盼盼”的老家在夹金山中

9年前,从事大熊猫野外保护一辈子的崔学振,从四川省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后,仍心系大熊猫。2016年12月28日,他在网上突然看到一条消息,31岁的大熊猫“盼盼”走了。

“‘盼盼’的老家在夹金山。”崔学振有一本“私家笔记”,里面记录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他和同事之手从野外抢救的50多只大熊猫的情况,堪称一部夹金山保护大熊猫的“熊猫档案”。

翻开崔学振的“私家笔记”,果然在编号为“27”号的“熊猫档案”中看到了“盼盼”的身影。

发现时间:1987年1月5日;

发现地点:盐井乡快乐5组;年龄:3个月;

发现人员:柳忠明;

摘要:“在大箭竹林……有一大桦桤树桩。抱回来了。据说,幼仔离开一昼夜,母体就不认幼仔。取名‘盼盼’。后调卧龙。”

原四川省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管理局前身)负责人杨本清也清楚地记得,“盼盼”是从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抢救回来的。当时夹金山的箭竹大面积开花,宝兴县政府和管理处组织了大量的巡护人员上山抢救大熊猫,柳忠明发现了这只大熊猫幼仔,经过一个昼夜的暗中观察,周围没有成年大熊猫活动的踪迹,确定它是一只被遗弃的大熊猫幼仔,就把它抱回保护区。当时这只大熊猫幼仔长得很丑,身上长满了疮。保护区把它交给了饲养员李武科(已去世),当时他还养着另外一只大熊猫幼仔,名叫“安安”,和“盼盼”差不多大,也是从野外抢救回来的遗孤。白天,李武科给它们喂奶时,要用两个奶瓶同时喂,不然它们就会争食打架。晚上,两个小宝宝就睡在李武科的床上,一边一个,乖得很,只有想拉屎撒尿的时候才哼哼。经过李武科的精心照料,两只大熊猫幼仔慢慢地健壮起来。

曾在保护区工作过的高华康,喜欢摄影,他自己建了一个“大熊猫影像档案”,里面也有“盼盼”的身影。从他提供的三张“盼盼”的照片中,有两张照片显得尤为珍贵,一张是饲养员李武科正在用奶瓶喂养“盼盼”,另一只大熊猫(“安安”,也是从野外抢救回来的大熊猫幼仔)趴在他的腿上抢着要奶喝。还有一张照片是坐在童车里的“盼盼”和小女孩一起玩耍,这个小女孩是管理处职工郑足平的女儿。当时跟着跟“盼盼”一起玩耍的还有高华康的女儿向珂。也许正是与“盼盼”一起成长的经历,长大后她填报的大学专业,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与大熊猫野外生活相关的林学专业。

高华康的爱人也曾饲养“盼盼”一段时间,她回忆说:“‘盼盼’小时候就很顽皮,我们把它关在屋里,它会自己拨开门栓,打开门跑到院子里玩耍。累了,自己跑回屋里睡觉。”

1990年9月至1991年1月,“盼盼”还以“新兴”的名字,与“安安”一起成为文化使者,“出访”新加坡。这是中国大熊猫首次在东南亚地区展出,在三个多月的展出中,游客达到了45万。据当年随大熊猫一起到新加坡的保护处职工王开礼回忆,1991年元旦,是“新兴”(“盼盼”)、“安安”在新加坡展出的最后一天,当天艳阳高照,很多游客专程赶来,与大熊猫道别,并期盼大熊猫能到新加坡安家。

2012年9月5日,大熊猫“武杰”、“泸宝”从雅安碧峰峡启程,赴新加坡进行为期10年的大熊猫国际科研交流合作活动。

英雄父亲:“盼盼”造就了大熊猫显赫家族

“盼盼”在蜂桶寨保护区大熊猫临时救助站生活了4年多的时间,1991年5月4日,正值青春年少的大熊猫“盼盼”离开了蜂桶寨,来到与夹金山一山之隔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研究中心。

20世纪70年代,北京动物园最早尝试大熊猫人工育幼,没有吃到母乳的大熊猫幼仔对疾病的免疫力非常差,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人工抚育的大熊猫幼仔大多是因病夭折。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科研人员“相中”了体格健壮、相貌英俊的“盼盼”。当时全世界只有4只能自然交配的雄性大熊猫,“盼盼”就是其中之一,那个年代是年轻的中国科研人员在为大熊猫科研事业苦苦摸索的初端。身手不凡的“盼盼”好生了得,它不负众望,当年与大熊猫“冬冬”配对,就当上了父亲,长女“白云”的诞生,改写了卧龙十年无大熊猫人工繁育成功的历史。

此后,“盼盼”接二连三地当上父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英雄父亲”。

1991年9月7日,大熊猫“白云”出生于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996年9月10日,被送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白云”是卧龙第一个成活、并进入繁殖的子一代,开创了全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的新篇章。老子英雄儿好汉,它的子女继承了非常优良的血统,子孙满堂,让“盼盼”成为大熊猫显赫家族的“高祖”。

“白云”从诞生之日起,就像卧龙湛蓝的天上飘着的白云,就给了为大熊猫事业默默贡献的科研人们有了憧憬式的希望,也给那个时期的人们在大熊猫科研领域的“空白蓝天”上留下了“白云”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白云”飘到了海外,它先后和大熊猫“石石”、“高高”配对,在美国生下了“华美”,“美生”、“苏琳”、“珍珍”。

大熊猫“高高”和“盼盼”的出生地一样,也是在宝兴县的夹金山中。1993年4月6日,人们在野外发现了这只与母亲走散的幼仔,当时,“高高”仅有 1岁左右,被人发现时身负重伤,血流满面,一只耳朵几乎被撕掉,不知和谁发生过殊死搏斗,满身是伤,体弱多病。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大熊猫,从小就是个胜利者。经过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救治后,“高高”被送往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生活。后来,“高高”成为“盼盼”的女婿、即“白云”的丈夫,“美生”、“苏琳”、“珍珍”是它们的儿女。

“华美”是第一位在海外出生的中国大熊猫。当时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亲自给它起名“华美”(意为中国与美国)。它是一位英雄的母亲,共生有三胎六仔,其中赠台大熊猫“团团”是它的儿子。“白云”是“团团”的外婆,“盼盼”是“团团”的外曾高祖,而随着“圆仔”的出生,“盼盼”家族五世同堂,“盼盼”自然成了“高高祖”。

在“盼盼”家族中,而最具“明星”模样的海归大熊猫“泰山”,是“盼盼”的孙子,当年“泰山”出生在美国,有22万美国人参与了为它取名活动;全球首只野外放归的大熊猫“祥祥”,也是“盼盼”的孙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盼盼”的后代,每一只大熊猫,都闪烁着迷人的光环和传奇的故事。

英雄暮年:“盼盼”的子孙陪伴在我们身边

作为五世同堂的“熊猫祖祖”,在过去20年里,它的基因占领了人类圈养大熊猫的“半壁江山”,有超过130只的后代,约占全球圈养大熊猫的四分之一,形成了庞大的“盼盼家族”。

2015年8月31日,在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暨都江堰首届大熊猫节举行期间,记者曾专程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探望“盼盼”。

曾经在一群没精打采、缺乏活力的大熊猫里,“盼盼”总是精神饱满,活力十足。尤其是在交配季节,它十分亢奋,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在那个年代罕逢对手,“盼盼”顺理成章地占据了种群的“种公猫”优势地位。然而岁月沧桑,英雄暮年,“盼盼”老了,昔日的风采已经远去。

远远地看过去,只见“盼盼”懒懒地趴在窝中,不时转动着圆圆的脑袋,也许它正在回忆着自己从夹金山一路走来的辉煌历程。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2015年9月21日,世界上年纪最大的雄性、后代最多的大熊猫“盼盼”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迎来了30岁生日。当天上午,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为“盼盼”举行了一场生日活动。相当于人类100多岁的“盼盼”在众人的祝福中缓缓走进圈舍,舔食铺满胡萝卜的“冰蛋糕”。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援建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成都都江堰基地建立了“大熊猫养老院”,在开展大熊猫疾病防控与科研工作的同时,负责年老、生病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和医疗保健,让年老大熊猫安享晚年。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至少20多只老年大熊猫的休闲生活,也会看到长寿明星大熊猫“盼盼”的身影。

大熊猫“盼盼”与其他老年大熊猫一道,从雅安碧峰峡基地来到了都江堰基地的“盼盼园”。刚到“大熊猫养老院”时,百岁“盼盼”身体尚好,牙齿脱落不多,每天活动5个小时左右,食量不错,每天仍能进食7-10公斤,相当于人类每餐吃两碗米饭,主要以竹叶、嫩竹笋为主。

自古以来,英雄老矣,美人迟暮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岁月不饶“猫”,“盼盼”终究年事已高。从2015年初,工作人员就开始给它补充氨素营养液等促进肠胃消化的药物,帮助消化。疾病也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盼盼”的身体,白内障和牙齿退化已经给它的日常活动带来了困难。

不过,就在病痛中,“盼盼”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活力,与病魔抗争。2016年9月1日,“盼盼”迎来了31岁生日。在工作人员精心筹备的生日派对上,“盼盼”精神矍铄,一口咬掉了生日蛋糕上的年龄数字31。11月初,“盼盼”被发现腹围明显增加,血常规检查显示多项生理指标异常。在接受麻醉检查,CT扫描后,医生在“盼盼”的腹腔内发现了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疑为肿瘤占位性病变。由于长期老年病缠身,“盼盼”的牙齿磨损严重、白内障、抵抗力下降……身体素质已不适合手术治疗,只得采取姑息治疗。

在“盼盼”最后的日子里,它住在环境更幽静的特殊病房,也不对外开放,有专人照料。除了对“盼盼”进行特殊照顾,还在房间安装了加热器,并从省外空运来了“盼盼”爱吃的雷竹笋。

就在“盼盼”病逝的前几天(2016年12月21日),新华社摄影记者薛玉斌还专门去看望“盼盼”,为它拍了照片。“盼盼”尽管非常瘦弱,但它还是精气十足,“每当饲养员们叫它的名字,给它送上米窝窝头或者新鲜竹叶食物时,‘盼盼’都能做出反应并且走过来就餐。”

“盼盼”身体健康状况日渐转差,食欲、活动状况时好时坏。辞世前3日,“盼盼”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意识不清,连雷竹笋也不主动去吃了。虽然医护人员竭力抢救,但终究敌不过自然规律,这只全球年龄最大的雄性大熊猫 “盼盼”于2016年12月28日4时50分离世,一代英雄“终成土灰”。

崔学振在“私家笔记”上记下了这句话——“虽然‘盼盼’走了,但我们并不孤独,因为它的传奇故事还在流传,它的子孙正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高富华 图片由高华康等人提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