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社会履行职责——富源电力企业文化一瞥

来源:
2009-09-22 10:56
浏览:
收藏 打印

  “奉献社会、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富源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四川富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兴华如是说。

  惠民工程把温暖送给广大群众

  过去,石棉县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近2000多户群众一直饱受无电的煎熬。由于这些村民居住分散,又远离供电中心,单靠地方政府和村民根本无法承担起输电线路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费用。2006年底,省电力公司正式下达了石棉县“户户通电”工程计划。为确保这一惠民工程的顺利进行,富源电力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并明确了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工程分两期进行,涉及全县16个乡镇44个村近80个施工点。经过8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在县、乡、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持和协调下,用计划解决1272户通电户的资金,完成了通电户数1843户7000余人的成绩,比原计划多解决571户%,而投资却比原计划减少10.38%。

  惠民工程,旨在惠民。富源电力公司把电力送到了家家户户,但仅收取每户130元的电表材料费。在“户户通电”工程完工后的回访中,受益村民们一提到富源电力和乡干部,总是满面笑容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富源电力人……”

  被列入该公司三大惠民工程中的还有“农网完善”。这项由省电力公司投资300万元的工程于2007年9月开工,工程涉及石棉县4个乡镇6个村19个组。经过9个月的紧张施工,于今年5月完工,新增10千伏变压器16台,容量1555千伏安,安装户表1156只。

  “公司的三大惠民工程让我们赢得了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认可!”富源电力公司总经理吴兴华自豪地说,富源电力从1998年7月启动全县“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到2002年12月结束,累计完成投资9377.94万元。这项涉及全县10个乡镇的工程,共完成配电台区292个,安装入户电表21467只,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低压改造网络达到90%,受益户22600户,农村供电综合线损从原来的43.2%下降到11%。农村居民用电由过去0.8—1.6元/度下降到0.4元/度。全县经过这几项“惠民工程”后,改变了电网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老化、线径小、线损大的状况,大大提高了电能质量和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关爱社会 为受灾和困难群众送去爱心

  “在最困难的时候,是电力公司为我们家撑起了一片天!”2008年那场揪心的灾难已经远去,但石棉县新民乡大马村村民王华和白志国回忆之际仍难掩内心的激动。

  王华还清楚地记得,去年7月9日中午,骄阳似火,富源电力公司相关领导顶着烈日来到他那已成废墟的家,送来了5吨重建房舍所需的水泥。

  受“5·12”、“6·18”地震影响,石棉县新民乡大马村部分农户房屋严重受损。得知这一情况后,富源公司立即派人摸底调查,最后确定王华、白志国两户为贫困受灾帮扶对象。为早日帮助他们重建美好家园,公司专门为两户受灾户分别购买5吨水泥。

  其实,从2007年起,公司就每年资助王华的女儿伍六扎西1000元,直至她小学毕业,过年过节也经常上门看望慰问。

  2005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富源电力公司与新民乡大马村结成了“公司帮村、党员帮户”的帮扶关系。几年来,先后筹集110多万元资金和物资,解决了大马村用电难、灌溉难、上学难、村活动开展无场地难等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履行职责 主动承担抗灾保电责任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富源电力切实承担起了全县的抗灾保电责任,成立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领导小组和突击队,累计出动抢险车辆1144台次,出动抢险救灾人员1635人次,免收人工费、车辆运输等费用为710多户人家拆除危房中的线路、表计等用电设施,还为677户受灾群众安装了临时电源。

  每当发生暴雨、山洪、泥石流、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在抢险现场,总能第一时间看到身穿“国家电网”工作装的富源电力人身处险境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战胜灾害提供电力支撑,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企业品牌形象深入广大群众心中。

  据悉,富源公司在全县的灾后重建及恢复供电中,共垫资72万元,为地震灾区捐款29920元,床40张,缴纳特殊党费13332元。

  服务社会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石棉小水电和高载能产业的快速崛起,富源电力公司功不可没!”一位电站老板如是说。在全县小水电建设高峰期,许多电站都面临资金缺乏的难题,富源电力通过“银企合作”、贷款担保、拆借等方式,先后为100多家电站筹集资金1亿多元,解决各小水电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同时,公司还充分利用其自身技术优势,抽调技术拔尖人才组成服务组,为电站提供技术服务,使许多电站一次试机就成功并网发电。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富源电力公司又果断采取让利措施,在稳定收购电价的同时,降低高载能用电电价,减轻高载能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使多家企业渡过了难关。

  近年来,田湾河、龙头石、大岗山电站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相继落户石棉。在重点工程开工前期,公司班子成员总会带领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施工单位了解用电情况,尊重各施工点的用电需求,提出最佳供电方式,帮助设计输电线路走向。

  近年来,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坚持服务至上,以用电客户和发电企业为中心,不断深化优质服务,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全县广大农村设立了5个供电分所,扩大了西区营业大厅的服务功能,建立了“95598”服务平台;在管理制度及机制上,建立健全了“优质文明服务示范化管理”、“首问责任制”、“供电管理承诺服务”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措施;为网内电站和供区客户提供24小时全方位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