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引发全市学生及家长热议

来源:
2025-02-12 10:34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讯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1月29日上映以来,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掀起观影热潮,成为学生及家长们热议的焦点。

这部集喜剧、剧情与动画于一体的影片,凭借精彩的剧情、震撼的特效,不仅在票房上成绩斐然,更从教育角度引发了深刻探讨,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影片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灵魂虽存,但肉身面临魂飞魄散,太乙真人试图用七色宝莲重塑肉身时遭遇重重困难,两人命运走向未知的故事。其中,哪吒浴火重生,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观众。而电影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更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就此,记者对家长及学生进行了采访,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在亲子教育方面,家长们感触颇深。市民李先生在采访中说道:“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很让人感动,不管哪吒是什么身份,他们都始终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我们要不断让孩子知道我们作为家长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另一位家长凌女士也表示:“电影里李靖对哪吒的信任也让我学到很多。以前我总觉得孩子小,什么都得我帮他拿主意,看了这部电影才明白,得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去成长。”

从儿童成长的角度,学生们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就读于雨城四小教育集团光华校区三年级的邬艾凌“二刷”电影后说:“哪吒太酷了!他一开始被大家误解,但是他没有放弃,一直努力证明自己。”

就读于雨城四小教育集团新华校区一年级的刘宇浩告诉记者:“哪吒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对抗坏人,他们可厉害了!我以后也要和同学们好好合作,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电影中反映的社会教育层面的问题,也引发了家长和学生的思考。一位高中生小张表示:“电影里陈塘关百姓对哪吒的偏见太明显了,这让我想到在生活中,不能随便给别人贴标签,要多去了解别人。”家长刘女士也认同这一观点:“这部电影给家长和孩子都上了一课,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包容和理解,尊重每个人的不同。”

大家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不断反思和探讨教育的真谛,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部电影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全市关于教育话题的深入交流与思考。

本报记者  郑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