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市民群体需求 加强金融服务力度 ——我市金融系统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雅安新市民安居乐业
“感谢银行带来的‘及时雨’,让我感受到雅安这座城市的金融温度。”采访中,市民肖海说。
今年35岁的肖海来自简阳,在雅安从事餐饮业多年。作为新市民中的一员,他怀揣梦想,努力打拼。近期,受疫情影响,物流以及原材料成本持续增加,肖海的餐饮公司出现流动资金困难,好在银行及时为他提供了1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难题。
近段时间来,全市银行业积极响应金融管理部门关于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重点围绕新市民安居、创业、医疗等需求,扩大金融供给,创新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在雅筑梦。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新市民群体的特点创新推出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新市民就业、创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新市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效扩大社会需求,也将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进一步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银行工作人员指导新市民客户使用自助机具办理业务
找准发力点
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
新市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鲜血液”。然而,当前在城市打拼的新市民仍面临着诸多痛点,如买房安居、子女上学、养老医疗、创业就业等。
为此,雅安银保监分局、人行雅安中支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雅安市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针对新市民群体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服务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该政策出台后,各银行机构积极响应,立足自身定位,围绕新市民全生命周期需求,找准发力点,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精准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就业创业是新市民在新城市扎根过程中的重要需求。聚焦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新市民重点创业群体,我市部分银行机构推出创业就业全方位金融支持“新套餐”,根据其经营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等,提供以优惠利率定价的经营类贷款。
“住有所居”是新市民立足新城市的基本要求。为了让新市民住得起、住得稳、住得好,银行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为其购买家具、家电等合理消费提供信贷产品。保险机构则持续开展好农村小额保险等政策性人身保险业务,为新市民进城安居过渡期提供保险保障。
为加强新市民养老保障,我市不少银行机构还创新发行更多符合新市民特征的养老理财产品,助力新市民实现老有所依的愿望,并面向无社保的新市民,提供商业养老年金和医疗重疾保障,降低新市民的疾病和养老风险。
“面对新市民这个庞大群体,银行业在金融管理部门引导带动下,从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增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降低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获取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也增强了针对新市民的金融宣传教育,提高其金融素养。”工行雅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金融科技
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便利性
“我们在为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个人金融需求额度较小、比较分散,且难以有效识别这类群体的信用等级。”我市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
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以来,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科技,加大数字技术应用,有效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中国银行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应用,延伸服务触角,丰富线上金融产品,优化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针对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创业主体和稳就业主体推出相关线上信贷产品,通过分析和挖掘内外部数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科技手段,构建自动化风险管控体系,对特定客群进行综合评价,为新市民群体提供更便捷的创业融资服务。
建行依托普惠金融战略成果,加大对新市民就业贡献较多的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经营理念,破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缺少抵押物难题,建立起有别于银行传统业务的普惠金融“五化三一”线上融资服务模式,即“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以及“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
“加快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
多方联动
为服务新市民创造更好条件
“一些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还是有不少门槛的,希望这些服务能更多元、更包容、更接地气。”在我市工作的重庆小伙杨力表示。
“目前,仍有部分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金融机构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包括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多点散发双重冲击下,新市民群体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部分新市民群体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并缺乏融资抵押物。”不少银行从业人员表示。
未来,金融机构应如何围绕新市民的需求创新产品、优化服务,进一步精耕细作、持续发力呢?对此,我市多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需要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承担好主体责任,把服务新市民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加速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务新模式。
“要直接创新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支付结算、融资支持等金融服务。通过服务小微企业等新市民就业的主要领域,让新市民有更多就业机会,从而起到间接服务新市民的作用。”农行雅安分行相关负责人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多方联动,进一步完善信用基础设施,为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创造更好条件。例如,加快建设全国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免费向金融机构开放,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的成本;探索推出新市民征信产品,为新市民金融服务提供支撑;地方政府要完善新市民服务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加大对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等。
本报记者 蒋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