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2年我市工业主推“3+1”

来源:
2008-04-21 08:55
浏览:
收藏 打印

    ●根据《纲要》,我市工业分为中期(2008-2015)和远期(2016-2020)发展目标
    ●专家肯定:《纲要》达到了规划应具备的条件以及预期编制目的

    雅安日报讯  未来12年,我市工业将重点发展水电及矿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3+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4月18日召开的评审会上,《雅安市工业布局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通过专家评审。据悉,此工业布局的规划时间将从今年持续至2020年,长达12年之久。
    市领导刘守培、张锦明、李伊林、罗叔安、钟培基、朱玉贵、李毅、彭学松出席此次评审会。

《纲要》分中远期
    根据《纲要》,我市工业分为中期(2008-2015)和远期(2016-2020)发展目标。
    在中期发展中,我市将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通过定向招商和选资招商,积极引进和壮大核心企业,加快引进资源深度加工产业,重点发展水电及矿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开发面积要达到75%以上,工业园区和集中区内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到2015年,完成工业布局调整,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鲜明、优势较为突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工业发展格局。
    而在远期发展中,我市则须高度重视土地集约利用,强化招商选资,大力实施零用地招商,弥补缺失产业链,积极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专业协作配套能力。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工业园区和集中区开发面积要达到95%以上,成为实施“工业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平台和强大引擎。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分工协作且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工业发展格局。

专家肯定《纲要》
    工业是雅安强市之基、富民之要,2007年,我市立足于“十五”工业发展奠定的基础,各项工业指标的增速都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入了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新阶段。
    2007年,我市工业增加值达69.5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1%,拉动GDP增长8.9百分点。
    在评审会上,由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辛文等4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认为此《纲要》达到了规划应具备的条件以及预期编制目的,对推进雅安工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专家们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成果,尽快批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以加速雅安工业布局调整和优化,推进雅安工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市正围绕“3+1”工业发展的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并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守培指出,与会专家不仅针对《纲要》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更为重要的是,站在全国、全省的角度,专家们为雅安列出比较优势,也提出很好的发展建议。
    刘守培强调,专家们很多建议和观点对我市发展有着实际指导意义。首先是看准了就要坚持干下去;其次,各县区的发展要近期和远期相结合,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前做出一些预测;此外,各地在发展中还要重视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合理利用资源,科学保护环境。
    我市七县一区县区长、分管副县区长以及市、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评审会。记者  江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