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燃雅州 汇演传递强国力量——“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四川汇演第二场(雅安站)活动侧记
□ 转载自《雅安日报》 记者 郑暘
9月25日晚,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掌声与敬意交织。“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四川汇演第二场(雅安站)在此举行。
该全国性品牌活动首次落地雅安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协、四川省科协、雅安市委市政府及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方代表齐聚,共同见证一场融合科学精神与艺术魅力的“精神盛宴”。
多方联动:全国品牌首落雅安,特殊节点意义深远
“这是‘科学大师宣传工程’首次走进雅安,更是我们扛起科学大旗传播使命的重要实践!”活动现场,四川省科协相关负责人的话语,点明了此次汇演的特殊价值。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自2012年启动,由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7部委打造,通过高校创排科学家主题舞台剧,以“师生演校友、师弟演学长”的形式,传递科学大师的报国情怀。截至目前,工程已支持25所高校创排28部精品剧目,累计演出超千场,线上线下覆盖亿万人次,更推动形成“一院一团一剧”的众创生态。
此次活动落地雅安,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迎接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且首个全国科普月与秋季开学“大思政课”同步启动。活动开场前,雅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小学生代表等早早到场,手持节目单期待满满:“能现场观看科学大师的故事,太有意义了!”
话剧上演:双时空再现“蝶神”人生,120分钟感动全场
“灯光亮起,老年周尧与青年周尧在舞台上‘相遇’——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下子把我们拉进周尧先生的故事里!”现场观众的感慨,道出了话剧《雕虫沧桑》的独特魅力。
作为当晚的核心环节,《雕虫沧桑》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创排,以世界知名昆虫学家、“蝶神”周尧教授为原型,改编自其同名自传。全剧共7幕、时长120分钟,采用双时空叙事手法,以老年周尧的回忆为主线,串联起他的传奇人生:青年时期远赴意大利留学,只为“科学救国”;抗战爆发后毅然回国,投笔从戎保家卫国;解放战争时期守护学校师生,抵御国民党反动派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扎根西北,深耕农业科研与教育……
舞台上,演员们用细腻的表演,将周尧“爱国、敬业、惜时、乐群”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剧情演到周尧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昆虫研究,甚至用简陋工具记录数据时,不少观众悄悄擦拭眼角;当老年周尧抚摸着自己毕生研究的昆虫标本,说出“科研要为国、为农”时,全场响起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是对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的致敬,更是对科学精神的由衷礼赞。
反响热烈:精神种子落地生根,激励青年勇担使命
“原来科学家的故事这么动人!周尧先生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国,这种家国情怀太让人震撼了。”演出结束后,雅安市某中学学生李雨桐拿着节目单,激动地和同学分享感受。雅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陈明则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话剧,更是一堂鲜活的‘大思政课’,让我们更加明白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离场时,晚风微凉,但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汇演让科学精神变得可触摸、可感知。
据了解,此次汇演,不仅是“科学大师宣传工程”的一次重要实践,更为雅安传播科学精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新动力,让“共和国的脊梁”所承载的精神,在雅州大地上落地生根,激励更多人以科学大师为榜样,在追梦路上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