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整体提升打造芦山“南大门”——芦山县飞仙关镇灾后重建扫描

来源:
2015-05-26 10:36
浏览:
收藏 打印

北场镇二期安置房建设现场

  提要:

  飞仙关镇灾后重建项目共7个大项目99个子项目,项目总投资53772万元。截至5月初,已完成投资27883万元;全镇农房重建1061户,已完工1061户,截至5月初入住850户。

  A紧盯目标:

  按照时间节点要求

  打造灾后重建亮点

  芦山县飞仙关镇地处芦山“南大门”。灾后重建中,飞仙关镇按照“文旅结合、镇村一体、产城相融”的思路,突出芦山县整体提升战略部署,以南北场镇建设为基础,结合茶马官道、二郎古庙、飞仙关电站库区的建设,打造集古镇休闲、农业观光、养生度假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

  按照重建任务,飞仙关镇今年“7·20”将完成南场镇一期安置房主体工程、二期安置房30%工程量。各新村聚居点陆续完成扫尾工作,同时加强完善聚居点自管委建设;今年国庆黄金周,飞仙关镇要具备、实现精品旅游景区接待能力。

  B突破难点:

  全力推进征地拆迁

  为重建做好前提保障

  灾后重建中,由于部分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当地居民住房和土地,圆满完成征地拆迁,是飞仙关镇完成灾后重建的前提条件。

  飞仙关镇副镇长卫毅介绍,仅飞仙关镇南场镇三期项目建设,就涉及拆迁户118户。在芦山县委、县政府抽派的工作组强力支持下,飞仙关镇用半个月时间全面完成拆迁任务。

  为提高工作效率,飞仙关镇拆迁工作组下设实物调查、群众工作、搬迁、测量等六个工作小组,从多方面同时推进工作进程。同时,建立每日例会制,工作组成员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交流当日工作开展情况,梳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解决办法,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C坚守底线:

  按照工作安排部署

  确保重建经得起检验

  坚守“六位一体”工作底线,要求乡镇一级基层党组织要明确“高压线”意识。飞仙关镇按照“六位一体”工作底线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责任制落实,坚守安全底线。

  坚守质量底线,飞仙关镇对重建项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零容忍”,通过反复自查、抽查、督查、专业性审计等方式,不断堵塞漏洞、化解风险。

  坚守稳定底线,落实责任,抓好排查、化解、预案、信息稳控等五个环节的重要工作,确保认识到位、化解及时、稳控有力。

  坚守廉洁底线,镇党委书记带头承担廉政责任,全镇党员干部职工签署廉洁承诺书,深入学习省委“十项规定”等反腐倡廉文件精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对廉政问题实行“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同时,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重建资金使用安全。

  坚守厉行节约底线,防止浪费问题发生。

  同时,积极宣传灾后重建各项政策,确保政策及时、准确宣传到位;利用感恩教育宣传等形式,营造灾后重建正能量。

  一系列措施,牢固坚守“六位一体”工作底线,做到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劲头不松,确保重建经得起组织、群众和历史检验。

  D进展成效:

  农房入住率不断攀升

  南北场镇建设有序推进

  飞仙关镇灾后重建项目共7个大项目99个子项目,项目总投资53772万元。截至5月初,已完成投资27883万元;全镇农房重建1061户,已完工1061户,截至5月初入住850户。

  飞仙关镇南场镇一期安置房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外墙装饰装修;二期安置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北场镇一期安置房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内外墙装饰装修;二期安置房96户木结构房屋,目前主体建设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E克难攻坚:

  完善前期准备程序

  将工期任务落实到人

  因建设进度需要,飞仙关镇部分项目采取先开工建设,再完善前期准备程序的方式进行。下一步,飞仙关镇将尽快完善所有已开工建设项目的前期程序,确保项目实施合法合规。

  飞仙关镇还将继续抓好灾后重建各个项目实施,安排干部定点蹲守工地督促检查,每周召集各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召开进度专题会,通报进度,寻找差距,增添措施;同时,督促施工企业上足施工力量、上足施工机具,在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期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目标顺利完成。

  同时,进一步调整思路,增派力量,突出重点,加快飞仙村场镇体系建设,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将工期任务落实给每一位干部。

  F赶考故事:

  克服影响抢抓工期

  民生优先建设安居房

  22日,飞仙关镇北场镇安置房一期建设现场,经过一夜雨水洗刷的工地满是湿泥。刚过中午,工人已经陆续上工,进行下午的作业。业主方现场代表何志远也来到工地,查看工人开工情况。

  “左边这片是安置房,建设7栋楼,安置69户,主要安置拆迁户和水电库区移民。”何志远介绍,今年4月初,安置房主体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和外墙装饰装修工作。

  近段时间,芦山雨水较多,对室外施工造成一定影响,工人们转移到室内进行相关作业。“晴天就抢外墙的工期,下雨就到室内施工”,北场镇一期项目施工进展顺利。

  与主体已经完工安置房相邻的,是一个公建房项目,其进度稍微落后,主体仍在建设中。

  “公建房主要是公共服务和商业功能。”何志远说,按照灾后重建民生优先的原则,关系群众居住的安置房先期开工建设。

  北场镇二期安置房由96户业主统规自建,按照业主意愿,均采用木结构主体。棕黄色的木屋配上红砂石拼接的地面,再引山泉水到屋前的景观渠道……川西民居特色的新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相得益彰。

  记者卫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