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资源保证水安全
今天(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
今年的“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涉水卫生”;“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水是人类的生命线,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血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
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配置和保护水资源,维护河流健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富裕、民主、 文明、和谐的魅力新雅安的基础性保障。
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水的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 不相适应依然是现阶段我国的突出水情。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533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属于缺水国家。
雅安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之一,年平均降雨量在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称。据统计,我市水资源总量为18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71.6亿立 方米,人均水资源1.2万立方米,是全国的5.4倍,是全省的4倍。
尽管我市水资源较丰沛,但由于地域差异、降雨不均,仍存在区域性、季节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再者,近年来水电行业快速发展,部分流域水电资源被破坏性、掠夺式 开发,更有个别高水头电站只重开发、不注环保,造成河流断流、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下游河段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甚至使部分珍稀鱼类濒临灭绝。
目前,因水质不达标或缺水,我市仍有3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2007年《雅安市水资源公报》表明,青衣江、大渡河干流水质较好,部分支流的水污染比较严重,部分河段 水质呈恶化趋势。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去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水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加强水保护,科学合理 开发水资源,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曾先后指示,水利工作必须“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这些不仅体现出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饮水与健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水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水利部门始终按照“以水电开发为龙头,以安全饮水为重点,提升雅鱼特色品牌,强化水资源管理,构建四大安全体系(即:防洪减灾、 供水、水环境、产业安全体系),促进人水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建设绿色雅安、生态雅安作为重点工作,在水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完成农村集中供水水源地的 普查登记、治理;划定全市水源保护区;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质监测;严格各项水利监督和执法工作……
截至去年,我市在水利工作中共投入资金1.55亿元,兴建安全饮水工程3153处、水土流失治理2095平方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人口达66.87万人。
目前,我市河流水质状况已有明显好转,饮用水源保障率也不断提高。
依法科学管理水资源
要做好水利工作,重点在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资源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资源效率和效益意识,加强水利法制建设,保证水安 全:
一是实现水资源统一、集中、综合管理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理念出发,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提高水利用效率为核心,水权管理为重 点,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二是以流域规划为统领,科学开发水资源。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统筹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流域水资源规划,从而达到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节水、灌溉、水能开发、河 流生态、水土保持等目标,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三是营造水保护的良好法制环境。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为重点,全面推进依法治水进程,树立广大群众依法治 水意识,全面推行综合执法,严查一切违法水事行为,提升水利法制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
四是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的基础上,科学用水定额。并抓好汉源、石棉这两个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的建设工作,以点 带面,推动全市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加强水保护,保障饮水安全。饮水安全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要从饮用水水源保护入手,通过限制排污总量、加 强监测来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改善水质。
六是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目前,我市水电开发量达1213万千瓦,开发度达92%。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必须着重加强水电开发建设监管,确保下泄生 态流量,同时搞好水电开发及运行中的环境保护,促进水电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水资源保护,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就是要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转变水利发展模式,实现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市要更注重节水防污型社 会建设,更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更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 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绿、人水更加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