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 世界最大野生枇杷资源基地

来源:
2011-05-30 09:39
浏览:
收藏 打印

省农科院专家在石棉指导枇杷生产


石棉挂牌保护野生枇杷古树资源

  28日,在第五届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学术研讨会上,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石棉野生枇杷资源是否世界第一?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石棉县就已开始着手调查、保护野生枇杷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石棉全县共有野生枇杷16000余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有16株,最古老的达600多年。

  与会专家证实,这些古老枇杷资源的存在,使石棉县拥有了截至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个如此大规模的野生枇杷资源基地。石棉县同时也被中国知名枇杷专家认定为枇杷原产中心、枇杷最适生长区域之一。

  调查:16000余株野生枇杷神秘栖息

  2009年,石棉县发现大量野生枇杷。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华中农大、西南大学、四川农大、四川省农业厅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枇杷专家纷纷前往大渡河流域,现场考察野生枇杷资源。

  石棉野生枇杷,就这样走入了全国的视野。

  “实际上,在此之前,华中农大已故枇杷专家章恢志早就到石棉调查过野生枇杷资源了!”石棉县农业局副局长李云洁说,由于该县发现了大量的珍稀野生枇杷,上世纪60年代初,国内最知名的枇杷研究专家章恢志教授曾先后多次往返于石棉县进行野生枇杷资源调查。

  前几年,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梁国鲁与四川省农业厅专家康厚生也赶到石棉县蟹螺乡、永和乡、新棉镇、安顺乡等地实地考察野生枇杷的分布生长情况。

  在石棉县蟹螺乡,一株树高30余米的野生枇杷,树冠六层,枝干粗壮,大小分枝上百个,果实金黄油亮……专家们考证,这棵古枇杷树树龄至少200年以上。

  同时,在安顺彝族乡小水村,也发现了大片野生枇杷种群。回隆、永和、迎政等地,也不断传来发现野生枇杷的消息。

  据统计,石棉县野生枇杷分为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本地枇杷三种,在该县14个乡镇均有分布。目前已经发现的野生枇杷共计16000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150余株,主要分布在大渡河和楠桠河两岸海拔780—1700米的区域范围内。而百年以上的古树分布在擦罗乡、安顺乡、迎政乡、新棉镇、蟹螺乡。

  2009年,2010年,石棉县组织专业人员在全县16个乡镇进行了两次深入全面的野生枇杷资源调查,挂牌保护了16株500年以上的野生枇杷古树。

  专家:野生枇杷种群最大的区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章恢志教授就证实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形态、花粉、同工酶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而深入地研究后发现,一种近似于枇杷的枇杷属植物新类型——大渡河枇杷,是枇杷属植物的一个新变种,系统位置介于栎叶枇杷和枇杷之间,是枇杷的始祖植物。

  “栽培改变现有品种,必须要有原始作物为依托。石棉的大渡河枇杷正是为枇杷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库。”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及枇杷分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林顺全认为,截至目前,石棉县是发现野生枇杷种群最大的区域。

  西南大学枇杷研究专家梁国鲁教授认为,石棉野生枇杷资源是否是世界第一还言之尚早,现在还在进一步对其他区域进行调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石棉拥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枇杷资源。同时,在石棉县发现如此多的野生枇杷种属资源,实属罕见,建议纳入国家品种资源库,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

  四川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汤浩茹则表示,石棉是普通枇杷的起源中心之一。石棉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极为丰富,适合枇杷的培育和栽种。

  “石棉是目前为止发现野生成群成片的枇杷林最大的区域,拥有现存最古老的枇杷树,树龄达600多年,这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宝贵资源。”汤浩茹介绍,目前,四川农业大学正在联手石棉县加强与外界枇杷的资源交流,建立世界枇杷种植基金库,石棉野生枇杷这一世界性的自然资源将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周万龙记者熊蕊孙振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