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人”聚首熊猫首都共同探讨熊猫文化

来源:
2011-01-26 11:07
浏览:
收藏 打印

会议现场

  本报讯1月21日,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暨工作会在天全县召开。

  研究会会长杨水源提出,在2011年,研究会要在加强自身宣传、发展新会员、办好《熊猫世界》和中国熊猫网上多下功夫。

  天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维余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天全的历史文化概况和独有的生态资源。他说,天全与大熊猫一向渊源极深,始建于1963年的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天全,这是当时四大熊猫保护区之一。当日,李维余成为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的个人会员。

  会上,研究会执行副会长罗光泽做了2010年的工作报告。到2010年底,研究会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召开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举办首届大熊猫高峰论坛;应邀参加“四川天娇碧峰峡大熊猫画院”成立仪式、大小相岭大熊猫保护战略研讨会、首届四川低碳生活与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大熊猫巴斯30岁华诞庆典等活动;办好会刊《熊猫世界》,建好官方网站“中国熊猫网”;积极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先忠宣读了2011年工作要点(草案),包括办好第二届大熊猫高峰论坛;评选全球大熊猫活动十大新闻;与雅安日报传媒集团合作开展大熊猫“三亲”活动等。

  研究会副秘书长简述全宣布了新入会会员名单,研究会副会长杨庆华宣读新增常务理事名单,新增顾问司徒华分别向天全县和研究会赠送墨宝。

  记者山川

  与会人员观点

  孙前:

  研究会的成立,占领了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的研究领域,应当予以拓展深化;

  目前研究会的宣传工作和影响都处于初级阶段,要更加努力;

  对大熊猫文化的宣传可以借鉴雅安对旅游文化所做的工作;

  规划应当有发展性、延续性。

  谭楷:

  每位协会成员都应当从胡锦矗老先生身上学习“熊猫研究者”的可贵品质;

  四川省休闲文化研究会在包装、推介成都的工作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目前,四川圈养大熊猫已经不成问题,研究会应在如何野化大熊猫上下功夫;

  2011年工作要点中的各项工作要一步一步落实,要细化目标;

  研究会应当拟定研究课题。

  司徒华:

  研究会的会标应当更简化、更符号化;

  将大熊猫概念提升至文化概念后,更有益于其产业化发展;

  2011年工作要点中提到的工作,其实雅安已经陆续在做;

  研究会应当积极联系、积极推介、积极号召,扎实开展工作。

  张泽钧:

  西华师范大学与研究会的工作,是两个领域知识的互相融汇;

  今年的第二届大熊猫高峰论坛建议在西华师范大学召开。

  彭贵康:

  雅安以生态作城市名片,大熊猫在雅安的生存繁衍,就是生态优秀的最好证明;

  研究会的会标上应当增加英文缩写。

  曹志贵:

  应当强化研究会成员作为“熊猫人”的集体感和荣誉感;

  研究会应当有固定的工作场地和工作人员;

  召开工作会,除了口头讨论,还应当让每位与会人员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