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展出 成为大熊猫邮票的原型 ——大熊猫“姬姬”的传奇故事(上)
编者按: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现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该组织的
当年,东西方正处于“冷战”时期,大熊猫
1955年7月1日,北京动物园开始展出大熊猫。这是中华人民
北京动物园大门
没有动物的动物园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动物园开始修建。后来,从国外引进了象、虎、豹、熊、狮、鹿、野牛、斑马、袋鼠、鸵鸟等动物。到1909年,动物园里的动物已有80多种,数量超过700
直到中华人民
“动物园里不能没有动物!”1952年,北京动物园开始用动物交换的方式,从国外引进珍稀动物。
当年印尼送给中国的动物多达上千
同时,北京动物园也在国内的东北、西南等地设立动物收集站。
北京动物园的三
到宝兴收集大熊猫
1955年初,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崔占平带领一支队伍来到了四川省汶川县,目的就是收集大熊猫。
为什么选择到汶川?原因很简单,1936年首
然而,他们在汶川县没有收集到大熊猫。随后,又折转到了与汶川县一山之隔的西康省宝兴县。
宝兴县邓池沟,是大熊猫这一物种的科学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
很快,他们就在宝兴县收集到了三
1955年6月5日,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早早来到北京首都机场,他们仰望着蓝天,等待大熊猫的到来。
“京渝航线的航班由四川载来了三
吴作人的速写手稿——首批进京三
吴作人笔下的大熊猫
动物园来了“新客人”,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著名美术家的吴作人也来到北京动物园写生。
此时,吴作人正在对中国水墨画进行积极探索创新。
在吴作人眼里,大熊猫就是大熊猫,没有“白天鹅”也没有“丑小鸭”,在他笔下,三
大熊猫的到来,让他十分惊喜。他惊讶地发现,大熊猫的造
“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我就画大熊猫!”一有空,吴作人就跑到动物园写生。为了仔细观察大熊猫的各种形态与习惯,他经常一坐就是一天。
吴作人的第一张水墨大熊猫作品被《北京文艺》选用,刊发在1957年第6期封面上。随后,吴作人的大熊猫画相继登上了《人民文学》《科学画报》杂志的封面,还被苏联出版发行的明信片选用。
凭借着吴作人率先画大熊猫水墨画,成为“大熊猫水墨第一人”。1963年,原中国邮电部发行首套大熊猫邮票,主图选用的就是吴作人的大熊猫作品。
《人民日报》1956年7月30日刊发了一组题为“平平的日记”的图片新闻,报道了大熊猫“平平”的一天
熊猫邮票问世 一套三枚(姬姬)——新民晚报1963年8月4日
“国礼”大熊猫之乡
随着三
从《北京动物园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出版)中获悉,1955年到1975年,仅北京动物园就在宝兴县收集到了78
曾先
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新中国对外交流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1957年到1982年,作为和平友好使者,新中国先后向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墨西哥、原联邦德国9个国家赠送过24
除赠送原联邦德国的两
雅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礼”大熊猫之乡。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富华
相关链接
崔占平的讲述:我从宝兴县带回了三
1952年,我到苏联参观访问,在列宁格勒自然博物馆里,有六
1955年初,北京动物园安排我到四川收集活体大熊猫,送到动物园展览。我们的目标是四川省汶川县。
我们兴冲冲到了汶川县,结果这里已经难觅大熊猫的踪迹。就这么空手而归?我们自然不甘心。
经打听,西康省宝兴县的物种特别丰富,山区的海拔高度在1000至5000米,从地理条件上来看,十分适合熊猫的生存。
望着宝兴县的茫茫大山,在哪里才能找到大熊猫?我们决定从大熊猫的食物上入手。
我们采集了宝兴县山上所有的竹子品种,每一样都砍下一点寄回北京动物园,再通过动物园转寄到南京植物研究所竹类研究室进行鉴定。不久,研究室给了我们答案,淡竹、偏竹、麦秧竹这几种特别适合动物吃。当地人也告诉我们,野外大熊猫以麦秧竹为主食。麦秧竹一米多高,而且很细很嫩。于是我们就寻找麦秧竹生长的地方。
结果让我们喜出望外。1955年3月28日,我们在宝兴县和平乡(现为蜂桶寨乡)不仅找到了一大片麦秧竹,还在附近的一棵枯树洞里面发现了一
这是一
说到和平乡,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地方。1869年,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在这里旅行考察时,发现并命名了大熊猫,大熊猫的模式标本产地就在这里。
大熊猫运到北京前必须要有名字,叫什么呢?我们想了半天,干脆就以发现地来取名。在和平发现的取名叫“平平”,在硗碛发现的取名叫“碛碛”,在复兴发现的取名叫“兴兴”。
随后,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我们又找到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