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籍大学生DV讲述雅安老人传奇人生

来源:
2008-05-09 10:06
浏览:
收藏 打印

  近日,在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中,由川师大学生王志兵编导、川师大雅安籍大学生但筑松制片的纪录片《知音》脱颖而出,获得纪录片优秀奖。片中讲述的两位相濡以沫的老人来自雅安:95岁的李仕安和他的老伴王慧勤。

  老人经历激发学子创作热情

  5月8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此片的制片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但筑松。

  “之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是因为主人公的人生既让人觉得有趣,又能唤起人们的沧桑感慨。”电话中,但筑松道出拍摄纪录片的初衷。

  但筑松家与李仕安家颇有渊源,李、但两家是世交,但筑松5岁大时就跟着李仕安的儿子学小提琴,当时李仕安70多岁。还是小孩的但筑松就隐约感觉到李爷爷是个不一般的老人,老人的谈笑风生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2006年底,本报记者撰写的《“凉山好汉”李仕安的传奇人生》在本报连载后,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引起较大轰动。但筑松的妈妈帮女儿保存了一份《雅安日报》,但筑松看后很有感慨,幼时关于李爷爷的记忆不断呈现,由此激发了她进一步探询老人生平故事的想法。

  当但筑松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她的老师——成都作家、执教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何大草教授后,何教授给予了但筑松莫大鼓励。

  “李爷爷一生充满了太多传奇色彩,他本人经历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他曾被选为国大代表,也亲眼目睹了西康历史的风云变幻。2007年9月,我在何教授的提点下,萌生了将李爷爷传奇人生拍摄成纪录片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我大学同学、正攻读文艺学硕士的王志兵的大力支持,我俩一拍即合,决定将此事做成。”但筑松说。

  计划商定,但筑松和王志兵立即着手收集一切与李仕安有关的资料。2007年9月23日,但筑松把王志兵带到雅安,开始了纪录片的正式拍摄。一台摄像机、一部相机、一个三角架、几盘胶带就是他们的所有工具。王志兵以一个外地人的视角,走进了李仕安的人生世界,这位雅安老人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淡定从容,经历人生波澜起伏后的温情良善让这名后生晚辈深深感动和折服。

  真实感人作品轻松获奖

  两个年轻人按照最终设想,将李仕安夫妇的经历拍成了由三个主题构成的人物纪录片,即“彝族国大代表”、“百年传奇婚恋”、“平凡长寿老人”。

  纪录片从李仕安早上去菜市买菜开始,以两位老人的生活对话为主,讲述他们相识相知的故事,用DV记录下这位不平凡老人和他老伴的平常生活,取名《知音》。全片播放时间36分钟,通过李仕安老人的讲述,纪录片真实重现民国时期西康省会的历史风貌;反映李仕安夫妇真挚的感情以及经历坎坷人生后两位90多岁老人的风趣与豁达。

  片子拍摄过程中,王慧勤在美国的女儿王建新给但筑松打来几个小时的电话,表达欣慰之情。

  拍摄持续了几十个小时,从成都带来的胶带用完了,两名青年学子又在雅安买了胶带继续拍摄。

  评委认为:《知音》富有纪录片应该具有的质感,把握了生命的动人旋律。

  “我听着李爷爷的故事长大,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对人物多了一层理解,这或许是获奖的主要原因。”但筑松说。

  记者李劲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