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中选择坚强 在抗震中逐渐成长——记天全县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任生梅
任生梅
“4·20”芦山强烈地震时,天全县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任生梅选择了坚强。她转移病员、疏散群众、安置病员、开展急诊……带领急诊科人员有序开展工作,并多次冒着余震返回病房、库房拿急救药品、器材,在抗震救灾中展现出二郎山下“白衣天使”独有的美丽。
抗震救灾就像在演练
4月20日,刚上班工作的任生梅带着实习生给病人输液。将第二个病人安顿好,“4·20”芦山强烈地震便发生了。房屋不停摇晃,急诊科办公室墻体被撕裂出两道长长的裂缝。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任生梅不慌不乱,立即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转移病员。
急诊科在一楼,他们不到两分钟就将急诊科病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安置完急诊科病人,其他科室的病员也陆续到达安全地带。由于医院有危重病人,任生梅带着急诊科医护人员又冒着余震返回门诊大楼搬观察椅和观察床,帮助其他科室安置病人。
5月12日,采访任生梅时,她已经无法记清,在余震中她到底回到门诊大楼多少次搬运物资、器材。急诊科在转移完本科室病人的情况下,帮助其他科室安置病人,多次跑回库房取止血药品,对病人进行包扎缝合、固定器材,在病人需要氧气时,她又跑回病房中推氧气瓶。她说,医护人员在地震中转移、救治现场有序开展工作,一切就如平时演练一样。
医护人员眼中的主心骨
地震时,急诊科的科主任、护士长尚在成都学习,任生梅成了科室的负责人,她天天接触同样的工作,但在如此大的灾难前,面对大型灾害应急救治,她还是第一次面对。
8时10分左右,县城地震病人陆续到达医院。任生梅深感灾情严重。当时急诊科包括实习生共14名医护人员。她把人员按照包扎缝合、观察、院外急救分成三个组,迅速开展工作,及时做好大量地震病人的接诊准备。
9时开始,当地地震病人开始大量进入医院,五六个病人同时需要进行缝合。9时至10时,急诊科接诊处置40余例(登记在册)、出车6趟。人员安置、分流、接诊、出诊等,任生梅有序地指挥、安排。围绕在任生梅的周围,急救科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无论在接诊、出诊还是转移安置病人中都出色完成了任务。
对抗震救灾中急诊科所做的工作,任生梅说:“急诊科团队协作能力非常强,平时的应急演练为整个任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周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