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开着种子铺 心里想着乡亲脱贫路——记雨城区上里镇白马村村民吴守维

来源:
2016-05-24 09:59
浏览:
收藏 打印

  “开起‘宝马’上班喽!”18日一大早,雨城区上里镇白马村1组的村民吴守维,登上电动三轮车,朝他在雨城区中里镇经营的种子销售店驶去。

  吴守维年过七旬,头不白,眼不花,耳不聋,头脑灵活,精神矍铄,骑上他口中的“宝马”,转弯、超车,一点也不迟钝。

  在上里镇,大家都叫他“老吴”。老吴是热心人,自己的日子好过了,还盼着乡亲们也能脱贫致富。

  开铺子心怀村里事儿

  “老吴,回来开个会。”铺子开了半晌,买种子的农民来了一拨又一拨,吴守维招呼买主,讲价还价、收钱补钱,一点儿不含糊。刚空闲下来,上里镇白马村村委会的电话就打来了。

  老吴是白马村1组组长,所以一接到电话,他马上把店铺的活交给妻子,骑上“宝马”往回家路上赶。

  原来是白马村的帮扶部门来村里调研了。白马村是贫困村,有不少市、区的帮扶部门对口帮助。帮扶部门一行人刚刚调研了1组,想请老吴讲讲实际情况。

  “村里给1组的贫困户发放了黑羽鸡,几户贫困户的房子框架也立起来了。”老吴邀请大家到家里的院子坐定,汇报起1组的情况。

  “我们这里好东西多得很,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家畜家禽,都是原生态的,就是找不到销路。”老吴说,来家里住的客人们尝过后都说好。

  老吴在2012年把家里的房子装修成客栈,4年过去了,老吴的客栈仍然是村里唯一的客栈。虽然客栈让他每年增加了3万元左右的收入,但是看到同组的一些乡亲还没有脱贫致富,老吴心里不是滋味。

  知感恩盼着乡亲致富

  他迫切地向帮扶部门推介村组上的好东西,可是“怎么干”还没找到门路。

  听完老吴的介绍,帮扶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白马村1组就以老吴的客栈为基点,政府再帮扶打造几家农家乐,统一销售和展示组里的农特产品应该是条出路。

  老吴听罢,眼前一亮:“土特产是城里客人最喜欢的,好多游客来吃来耍后,还会带走一些。这个办法好,可是怎么才能把游客吸引到这里来呢?”

  上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白马村拥有雅安旅游的著名老八景之一——白马龙泉潮圣景,目前正在修缮。上里镇正按照全域旅游化的整体规划,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在上里古镇、白马龙泉等经典景观之上,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拓展旅游功能区域。

  “整体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形成吸引游客的集合力量。”老吴提出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白马村一组以什么特色脱颖而出?帮扶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支招:目前,白马村1组正在发展茶叶种植,当地政府得帮助村民学习手工茶制作技术,这样,既实现了鲜叶就地转化为成品,还能形成茶叶品牌。

  老吴在一旁听着,喜上眉梢。他感慨地说:“政府的工作做到我们心坎上了,感谢党的关爱,我才开得上‘宝马’,大家才有望致富!”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李璐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