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里过新春 低保户喜上眉梢
余桂芳正在打扫新家,她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感言:
幸福是什么?一家人住上廉租房,那真是伸手一摸,幸福就在眼前
在雨城区西大街社区低保户余桂芳看来,她似乎从未受到过幸运女神的眷顾:一家三口常年租房,居无定所;一家人靠低保和卖油条艰难度日;上有老,下有小,艰难拮据的生活让她从来不敢去想,这以后的日子咋过?
初见余桂芳,是在几年前春节的一次慰问活动中。那时她住在租来的1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潮湿阴冷的家简陋得不能再简陋,面对送来慰问品的社区工作人员,余桂芳和丈夫脸上的愁云始终无法消散。
昨日,再见余桂芳,仍是在这间出租房里,可此时的她脸上却写满笑意。她正忙着收拾要搬的东西,“我们一家人都想早点搬进盼望了多年的‘新家’。”余桂芳口中的“新家”是位于市区香江北路的廉租房小区。
2012年底,我市在香江北路建成的廉租房小区,让不少低保户、残疾人有了“安乐窝”。
“对别人来说,40多平方米的房子可能挺小,但对于我们一家而言,这40平方米的安身之所很温暖。”余桂芳整理着手中的衣服,目光中溢满欢喜和满足。余桂芳将这40多平米的新家视为“天大的福分”,因为从此她和丈夫、孩子将告别挤在十多平方米小屋里的日子。幸福是什么?余桂芳说:“一家人住上廉租房,那真是伸手一摸,幸福就在眼前!”
感言
今年我们一家人都会在新家过年,辛苦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一个地方可以安心住下来了
今年54岁的余桂芳是一个乐观而又坚强的人。她眼部患有残疾,没有工作,家里主要的生活来源是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因为要供儿子上学,她每天都和丈夫一起卖油条勉强维持生计,由于经济困难,他们一直靠租房度日。即便是这样,每个月的房租也要花去100多元钱。
2012年10月,余桂芳一家人的生活终于出现转机。
“看到申请廉租房通告的那会儿,我感觉这是我们一家人生活的转机。”余桂芳回忆道,政府登记城区低保无房户,这些条件她都符合,如果能申请到廉租房,家里的窘况就会得到改善。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余桂芳顺利通过审查,成为城区第一批享受到廉租房的低保户。得知这个消息,余桂芳欣喜若狂:“终于能安定下来了。”2012年底,余桂芳拿到属于自己的廉租房的钥匙。回忆起第一天到新家的情景,余桂芳仍难掩喜悦:“打开房门那一刻,我的眼圈就红了。儿子更是兴奋地在新房子里边跳边叫,‘妈妈,我们有自己的家啦!’”
“今年我们一家人都会在新家过年,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在自己的家过年!辛苦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一个地方可以安心住下来了。”余桂芳语气略显激动。
感言
廉租房是党和政府给我们一家送来的最好的新年礼物;有了新房,今后精神上就有了动力,眼睛里就有了色彩
余桂芳说:“房子我很满意,水、电、气都安装到位,打扫完卫生,我们准备腊月二十八就搬入新家!”
“廉租房是党和政府给我们一家送来的最好的新年礼物。”余桂芳幸福地说,有了新房,她今后的精神上就有了动力,眼睛里就有了色彩。
“我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置办些年货,除夕前再贴上对联,在自己家好好过个年。”想着将在自己的新家过第一个春节,余桂芳充满期待:“这个春节是我们一家人生活的新开端,有了遮风挡雨的家,就再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了!”
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