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第一高塔”成功组立 克服施工难题 提高供电能力

来源:
2025-09-24 09:37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记者 杨宇龙

近日,雅安芦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建设迎来关键里程碑——NB13号铁塔历经重重施工难题,最终顺利完成组立。

这座堪称工程“制高点”的铁塔,本身就自带“重量级”属性,呼称高(即最下层导线横担下平面至杆塔中心桩施工基面的垂直距离)达72米,总高度79.9米,总重量超29吨。

跨险阻

11天完成组塔任务

作为雅安至黄岗一回线π接芦山220千伏线路工程的核心节点,NB13号铁塔不仅要承担线路“拔高”的重任,更需精准满足跨越下方35千伏铜水线的严苛需求,从设计之初就注定了施工的高难度。

“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现场地形!”施工负责人王滔介绍,铁塔选址区域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大型起重机械哪怕是最小型号的履带吊,都无法通过狭窄崎岖的山路运抵作业点,常规组塔方案刚一开始就被彻底否决。

为解决这一难题,220千伏芦山输变电工程项目部反复论证、模拟推演,最终确定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这种工艺对现场条件适应性强,但操作难度极大。即便如此,施工推进仍以超高效率推进,从第一片塔材吊装到位,到整座铁塔完全组立成型,仅用11天便攻克了这一艰难任务。

而在与地形较劲的同时,安全管控的难度更是呈几何级增长。为保障这座“庞然大物”的组立万无一失,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专门抽调三个项目部的精锐力量,组建专项攻坚组:一方面反复推敲施工方案,细化到每一根拉线的固定点;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一塔一方案”,对吊装、高空组装、导线跨越等多个关键环节,逐一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在具体执行中,安全保障更是步步为营:作业前,220千伏芦山输变电工程项目部不仅开展常规安全教育,还同时进行安全技术“双交底”,把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隐患点都拆解到个人;施工过程中,除了2位安全监护人员全程值守,管理人员还会进行高频次分区域巡查,确保每一颗螺栓的紧固、每一段拉线的张力都符合标准,杜绝安全隐患。

创历史

保障县域经济发展

“NB13号铁塔的成功组立,相当于啃下了整个线路工程的‘硬骨头’。”220千伏芦山输变电工程项目经理韩刚说,这座铁塔并非为了盲目追求高度,而是为确保跨越下方35千伏铜水线时,满足电气安全距离的严苛要求。此次攻坚克难完成组立,不仅标志着项目建设突破阶段性最大障碍,更为后续导线展放及整个线路工程推进扫清了障碍。

作为“十四五”电网规划的重点项目,芦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意义非凡——它不仅是芦山县历史上首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更承载着当地电网升级的重要使命。工程总投资2.05亿元,本期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座220千伏变电站,配置2台24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及相应出线设施,计划于今年正式投运。

该工程投运后,将彻底改写芦山县无220千伏电源点的历史,县域电网的供电能力与供电可靠性将实现质的飞跃,雅安南部电网架构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该工程既能从容应对芦山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用电增长需求,更为当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注入强劲且稳定的电力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