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坡地变良田——萝卜岗片区土地整理工程全面推进

来源:
2009-03-13 09:10
浏览:
收藏 打印

  阳春三月,当汉源新县城房建工程全力向前推进时,萝卜岗片区移民生产安置土地整理工程也正在火热开展。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整治,昔日的荒山陡坡变成了梯形的平台地;砌筑田埂所需的石块就近堆放在层层台地里,沿着地形勾勒出一条条灰白色的弧线——萝卜岗上的“水浇地”轮廓初显。

  土地整理

  小块土地优化成片

  萝卜岗土地整理工程将对萝卜岗移民安置生产用地的9个片区共计6771.95亩土地实施整理。该项目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勘测、规划设计,经四川省移民办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目前,已经有5500多亩土地开工整理。

  据悉,萝卜岗移民生产安置土地整理主要是对土地进行平整,将原来小块的土地通过优化连接成片,将坡度较大的山地改造成梯田,并修筑田埂防止水土流失,然后铺垫40厘米左右肥沃的耕植土(俗称熟土),同时配套相应的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从而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优化土地景观布局,以满足新县城7000名复合安置人口和数千名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由于萝卜岗片区移民生产安置土地整理工程量较大,整个工程需开挖土石方约200多万立方米,回填耕植土100多万立方米,汉源县政府与国电大渡河公司于2008年9月签订协议,由国电大渡河公司援建,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承建萝卜岗9个片区土地整理工程。在各方的协调配合下,土地整理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全面完成萝卜岗土地整治区及库区耕植土取土区土地分户测量、土地权属确认和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土地平整工程已接近尾声,田埂修砌将于近期全面展开。

  平整土地

  山坡地变梯形水浇地

  “在萝卜岗片区移民生产安置土地整理工程中,难度最高、工程量最大的就是土地平整,在有的地方,为了优化土地景观布局,甚至要将一个个小山包整体铲平。平整土地的土石方开挖量非常大,达到200多万立方米。”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调度员吴武华介绍,2008年9月,施工队正式进场平整土地,公司投入了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设备80多台,运输车辆30多辆。在工期最紧的时候,300多名司机实行三班倒,人歇机不歇,日夜奋战在工地上。

  萝卜岗片区移民生产安置土地整理工程得到了汉源县市荣乡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在施工过程中,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市荣乡群众迁走坟墓2100座,不仅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土地的景观布局。

  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江南水利水电工程公司开挖土石方160多万立方米,除去活动板房区所占区域,大部分整理区的土地平整工作已接近尾声。如今,一个个小山包被推平、一块块不规则的小山地被连接成片,昔日散乱的山坡地变成了漂亮的梯形水浇地。

  “下一步,我们主要进行田埂的修砌工作。”吴武华介绍,当前,各个土地整理区域正在忙着从8个采石场运输石块,为修砌田埂做准备工作,其中8号和9号土地整理区已从2月19日开始修砌田埂。“根据规划,田埂下部先砌40厘米高的浆砌石,往上就采用干砌石,田埂的高度将严格控制在2米以内。”吴武华说,“由于整个萝卜岗移民生产安置土地整理工程中田埂修砌的量比较大,石方量预计有50万立方米,而且是人工修砌,在修建最高峰时,会有近3000名工人同时施工。”

  取耕植土

  肥沃熟土运上萝卜岗

  “为了提高水浇地的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萝卜岗上的土地经过平整以后,还要铺垫40厘米厚的耕植土,预计整个工程需要从库区取熟土100万立方米。”吴武华介绍,从今年1月开始,各施工队就在市荣乡2700多亩的客土场取土,目前已取土60万立方米,待田埂修砌完成后,这些肥沃的熟土就将运到萝卜岗上的水浇地。

  日前,记者走进汉源县市荣乡,在流沙河沿岸的客土场,不时可以看到挖掘机正在取土,肥沃的土壤堆积成一座座小山,绵延6公里多,甚是壮观。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我们每天早上7点上班,中午12点吃午饭,1点半又开始上班,直到下午7点。”挖掘机司机刘密说,“取土的时候,按照要求,我们只取表面40厘米左右的熟土,以保证土壤质量。”

  在客土场上,市荣乡前进村2组村民陈万清和老伴正忙着收蒜苗,以便尽早将土地腾出来,方便工人师傅取土。“这些土地,我们已经耕作了几十年,不管种什么庄稼都长得很好,土肥着呢!”陈万清说,“我选择了复合安置,以后也要种水浇地。现在政府对萝卜岗片区移民生产安置土地进行整理,不但把山坡地变成了成片的梯形水浇地,而且还把这么好的熟土运到地里改良土壤,我们相信,以后萝卜岗水浇地里种的庄稼也一样会生长得很好!”

  张燕刘勇实习记者文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