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民生实事项目“半年报”·教育资助 教育资助解民忧 惠民政策暖人心 截至5月底,已为19059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

来源:
2022-07-22 09:43
浏览:
收藏 打印

故事:

应免尽免  应补尽补

对各类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

6月上旬的一天,在天全县仁义镇红军小学食堂内,按照学校“食不语”的礼仪文化规范,学生们有序地排队打饭,坐在食堂的座位上安静地吃饭。他们表示,学校的饭菜很好吃,每天有菜有肉,很喜欢。

这些在校吃午饭的学生,大多享受了生活费补助和营养膳食补助。“一补”即对家庭经济困难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生活费补助和营养膳食补助,特别是为住校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近年来,我市义务教育基本实现资助全覆盖,“一补”有效顺利实施;我市实行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营养膳食。

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家庭困难的高中学生也能享受相关资助。   

“小学到中学,我们一直享受着生活费补助、营养膳食补助,到高中,还有助学金……”7月15日,大学生罗漫瓶回到名山中学文庙校区拜访曾经的老师时说道。

罗漫瓶家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70多岁的父亲在家务农,母亲残疾无自理能力,哥哥也在上大学。

名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罗漫瓶上高中时,符合“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的条件,为其发放助学金;当罗漫瓶和哥哥考上大学后,名山教育部门又向爱心人士、团体推荐,请求资助,帮助解决了兄妹俩在校的各项费用,使他们能更安心地学习…… 

在雅安,还有很多像罗漫瓶一样的学生,在教育资助政策的帮助下,不断成长。

在这背后,是我市教育部门的辛勤付出。

我市教育部门不断推动教育保障任务如期落实,市教育局和各县(区)教育局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按“应免尽免、应补尽补”的原则,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学生采取“免、奖、助、贷、补”的方式,实现对各级各类学生资助的全覆盖。

每年,我市教育系统都要全面摸清底数,开展数据核查比对,更新个别失学辍学、残疾儿童、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信息,保证学籍系统、国扶系统、户籍系统、残疾人信息系统的适龄人口教育数据一致。同时持之以恒地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在劝返复学的路上,教育和乡镇政府因地、因家、因人施策,始终保持劝学力度不减。

声音:

不负关怀

常怀感恩之心

“孩子很喜欢吃学校的营养午餐,学校的营养午餐营养跟得上,而且干净又卫生,孩子说大家都很喜欢吃。”石棉县草科乡中心小学的一位家长说,他们夫妻俩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午餐,中午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实属不易,多亏了营养改善计划解决了孩子吃饭难的问题。

在我市各个学校,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很多学生要么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么是留守未成年人,营养膳食补助解决了学生吃饭难的问题,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据石棉县草科乡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提供营养午餐后,从体质健康监测数据来看,学生体重有所增加,身高增长也比较快。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更加大了对食堂食材以及学生就餐的安全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吃饭问题得到解决,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业上也有相关资助。

“上小学和初中时,我们都有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的生活费补助、营养膳食补助。孩子从小学到现在上大学,多亏了众多好心人的帮助!”罗漫瓶的家长罗德云说,“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在教育部门的关心和资助下成长起来的,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要自立自强更要懂得感恩。”

很多受到资助顺利考入大学的学生也表示,他们自己能够获得国家、省、市的相关助学金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同时感恩国家、学校和父母,自己将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前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他们也将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技能水平,不负国家的关怀、学校栽培和老师的辛勤培养。 

  本报记者 黄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