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示范 法治新村引领发展——名山区建山乡见阳新村法治文化进新村见闻
●白纸黑字的法律知识“动”了起来,“走”进了群众中
●对于违反村规民约的现象,村民互相监督,“拉拉袖子”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法律顾问制度将引入新村,以“点”带“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法律服务
见阳新村法治文化氛围浓厚
名山区建山乡与该区其它的乡镇有所不同,由于地处名山区北部,与雨城区的中里镇、碧峰峡镇一山之隔,境内的地形地貌无法大面积发展茶叶产业,而因地制宜种植发展的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
建山乡见阳新村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新村。目前,见阳新村基础设施已经全部完成,已有40多户群众入住。
如何让群众住得踏实?又如何引导帮助群众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增收致富?面对这些问题,建山乡结合依法治理工作,从打造法治新村示范点入手,以点带面推进全乡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干部执法行政能力、提高群众尊法守法意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保护优良生态环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静中有动——
法律知识“动”起来
走进见阳新村,第一时间映入眼帘的便是道路两侧内容丰富,格外抢人眼球的宣传栏。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治理宣传”、“从严治党”等几个大幅的展板让人不由自主驻足。
“在见阳新村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和法治有关的各种展板。”建山乡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我们设置的40多块大大小小的法治展板中,既有国家大政方针的内容,也有法治人物故事,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歇后语和顺口溜,更有很多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种法律知识。”
除了这些,见阳新村还成立了自管委,确定了村规民约,并将自管委的职能职责、人员组成,以及村规民约进行公示,引导群众共同监督、共同遵守,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新村里面的法治宣传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空闲都喜欢看看,都记在脑壳里,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上午9点过,一位婆婆正在见阳新村的小广场里使用健身器械健身。放眼四周,小广场的周围是涉及群众可能会遇到的邻里纠纷、防火防盗、交通安全、产业发展等有关方面处理方法的法律知识,这些法律法规知识都以大型展板的形式上墙,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一个个法治教育展板就像是一面面镜子,通过生动、丰富、贴近群众的内容,让‘白纸黑字’的法律知识‘动’了起来,让法律知识一改传统的长篇大论而以漫画、谚语、案例等方式‘走’进了群众中,帮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法治意识。”见阳新村自管委主任周洪均说。
动中有静——
群众静心学起来
“今天,我们主要跟大家交流一下有关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就在不久前,见阳新村举办了一场法治宣传教育课,教育课的内容不仅吸引了见阳新村群众的积极参与,周边村组的群众也来了不少。
近年来,建山乡始终将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龙头,而对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山乡负责人表示:“建山乡没有工业,良好的生态就是子孙后代优质生存的根,就是我们发展的本,如何依法保护生态资源、通过法律手段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我们不可避免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前几年,建山乡盗伐林木的案件较多,也有盗伐林木者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现在,该乡坚持依法治理,采取以案说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宣传法律规定,不断丰富了群众的法律知识,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以前开展法治宣传,大多是发些法律知识传单。说实话,这些传单发到我们手里后,几乎没有认认真真学习过。”一位村民如是说,“而通过专家来讲法律,通过案例来说法,让我们真正静下了心来学习法律知识了。”
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周洪均说,在如今的见阳新村里,大家都按照村规民约的规定进行自我监督、互相监督,自村民入住新村以来,见阳新村没有发生过一起扯皮打架的事,邻里之间的小矛盾也能够在自管委及其他群众的及时调和下妥善化解。同时,群众的自律意识和互相监督意识也在进一步增强,对于违反村规民约的现象,村民们都能互相“拉拉袖子”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服务为民——
法律顾问进新村
“下一步,我们将法律顾问制度引入见阳新村,并辐射周边村组,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得到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建山乡负责人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与司法部门衔接,要不了多久,法律顾问制度计划就落到实处。”
随着灾后产业重建的向前发展,群众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无限憧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只有群众学法、懂法、用法,遇事才能通过法治的途径进行解决,才能在幸福美丽新家园和睦共处,不是一家,胜似一家。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建山乡以见阳新村为示范,着力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通道。
除此之外,建山乡还以见阳新村“点”为示范带动“面”,将根据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实际和群众季节性的生产生活特点、法律需求,及时更新法治宣传内容,让法治宣传更具针对性,让法治意识深深根植于群众中,为发展护航。
记者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