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发展 美丽新村成景区——“魅力雅安·最美新村”之荥经县青龙乡柏香村

来源:
2016-06-25 11:11
浏览:
收藏 打印

  炎炎夏日,荥经县青龙乡柏香村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果实累累;云峰山国家4A级景区内,焚香、礼佛、赏桢楠的游客兴致正酣;依山而建的农家乐里,远远飘来茗茶的芬芳,味蕾也被地方美食深深吸引……

  作为荥经县最具代表性的近郊乡村旅游示范村之一,柏香村抓住云峰山国家4A级景区建设机遇,规模化发展猕猴桃产业,改造提升农家乐,形成了产村相融、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幸福美丽新村。

  农家乐生意火爆

  “山庄的年接待游客有5万人次,一年仅旅游接待收入就有好几十万元。”夏天,青龙乡柏香村迎来旅游旺季,村内的老牌农家乐——石家休闲山庄也迎来经营高潮。山庄老板石荣华说,“遇上人多的时候,6个标间根本不够住,其他农家乐也住得满满当当。”

  石家休闲山庄是柏香村最早发展的农家乐。占地9000平方米的休闲山庄,提供住宿、餐饮、娱乐、停车等服务。“山庄紧靠云峰寺,生态环境、气候、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条件较好,游客很喜欢,有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石荣华说。

  尤其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荥经县依托古刹云峰寺、千亩红心猕猴桃基地等资源,对云峰山景区进行打造,兴建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游客也一年多过一年。

  与石家休闲山庄的“老资格”不同,九龙溪商务酒店是当地最大的乡村旅游接待点。“之前有6个房间,完全不够住,改造提升之后,有20个标间。” 灾后重建,九龙溪商务酒店主人刘术彬拿出所有积蓄,改造提升了九龙溪农家乐,打造成全新的商务酒店,除提供餐饮、茶座、棋牌等服务,还有游泳和特色小吃。“遇到游客多的时候,一天就有好几百人到酒店中休闲消费,一天的收入在万元以上。”刘术彬说。

  “吃有地方美食和农家菜,住有干净整洁的农家乐,还可以在古刹中修身养性,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自2014年第一次来柏香村之后,眉山游客李建先生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的田园风光,每年他不但自己过来好几次,还邀请朋友过来。

  拼服务更拼品质。柏香村支部书记白雅康说,当前柏香村的农家乐越来越多,为了打造柏香村的旅游品牌,各商务酒店、农家乐非常注重服务质量,让游客吃得开心、住得舒心、耍得尽兴,走时还可以购买当地村民自产的腊肉和土蜂蜜。

  农文旅融合有“钱景”

  “生意好的时候,自家根本忙不过来,还特意找亲戚朋友来帮忙。”柏香村村民陈朝军记得,在今年民俗文化节,他们售卖的炸凉粉、土豆花等地方小吃吸引了不少游客,一天下来,营业额有五六千元。尝到旅游发展的利好,老陈也琢磨着要利用新家开农家乐。

  打响文化旅游牌,造福一方百姓。青龙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柏香村是西蜀名刹云峰寺所在地,古寺三面环山,有古楠、古塔、避暑清风洞“三奇”,以及太湖飞来石、四季神水、摇亭碑动“三绝”景观,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辟支佛道场——这是柏香村旅游最闪亮的名片。

  同时,柏香村曾是荥经县最早种植猕猴桃的地方,经过近年的发展和改造提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400亩。如今,猕猴桃既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柏香村的一大生态景观,每到猕猴桃成熟季节,游客还可以自行去种植基地体验采摘乐趣。

  “游客自行采摘的价格和市面上的售价一致,客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比较高。”去年,柏香村七组村民王安忠家两亩红心猕猴桃产了2000公斤果,“果子主要是合作社以20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但也欢迎游客前来游玩采摘。”

  “还要继续扩大知名度和经营规模,让云峰山景区成为荥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成为当地群众同步奔康的重要动力。”接下来,柏香村将继续发展猕猴桃产业,对农户的房屋结合本村的生态文化进行风貌塑造,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培训、餐饮服务培训,继续提高村民素质,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唐小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