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上里镇:省级园林乡镇这样炼成

来源:
2009-01-05 09:44
浏览:
收藏 打印

  2008年12月30日,雨城区上里镇党委书记刘永盛喜滋滋地从省上捧回了“省级园林乡镇”的奖牌,这已经是在这一年中该镇第三次因为环境优美得到的殊荣。

  2008年4月,上里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12月29日,上里镇白马村又获“省级生态村”称号,众多荣誉映射出上里环境优美的不争事实。然而,谁又能想到,在2002年之前,该镇环境的“脏、乱、差”也曾“闻名”雨城。

  短短几年时间,该镇党委、政府在改善环境上下足功夫,始终按照规划,从根本出发,“硬件”、“软件”齐上阵,彻底改变了上里镇的面貌。绿色蓝图规划先行

  “上里镇的改变,规划先行。”刘永盛说,早在2002年,上里镇就意识到发展旅游的重要性,于是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制按照《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制定出《上里镇总体规划》、《上里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白马泉景区规划》、《古镇景区规划》和《上里古镇风貌整治规划》等详尽的规划。

  “从2003年到2004年,专家先后多次到古镇来实地考察,规划从初稿到终稿完善花了整整1年时间。而这,仅仅是古镇的第一次规划。”刘永盛说,古镇的基础设施就是在第一次规划时得到最大的改善。2007年,镇里又请四川农业大学的教授编制了《上里镇环境规划文本》。按照《规划》的各项规定,镇里严格实施场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有效解决古场镇范围内居民改善住房条件与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之间的矛盾,让城镇布局更加合理、环境保护更加到位、旅游发展更加兴旺、经济发展更加迅捷。

  2008年,受地震的影响,镇上又再次请来省上专家制定《古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地震之后的实际情况对上里的旅游发展环境、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并将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旅游产品(商品)及市场营销规划、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景区开发规划、基础服务设施等列入规划,全方面提升古镇的旅游环境档次。目前,该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在经过省、市及镇上的审定后开始实施。

  “硬件”上马美化环境

  2002年,上里镇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种植农田、养殖奶牛是村民们的主要产业,但镇上优美的风光已经开始吸引部分游客前来踏青。

  “看到这一景象,镇里开始考虑打造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刘永盛说。在市上的帮助下,上里请来省、市级报刊、电视台为古镇宣传造势。可是,当第一拨游客兴致勃勃到达上里时,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个问题:环境太差。

  原来,因为上里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牛粪污染河道的问题较为严重。同时,由于没有固定垃圾回收点,老百姓的生活废物和废水随处丢弃、排放,“脏、乱、差”的环境大大影响了游客的心情。

  为了优化、美化环境,上里镇从2002年开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加大垃圾场的建设和牛粪污染的整治。

  “2002年以来,古镇共投入18万元维修了垃圾填埋处理场、场镇垃圾固定回收点、集中屠宰场,并引导沿河两岸的农户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栽种竹林、发展农家乐等形式,以减少对河道的污染,并要求兴建农家乐的农户修建污水处理池,对附近农户家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刘永盛说。新建垃圾回收点和污水池后,上里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善。2004年至2005年,该镇又完成了古镇游道的建设,以及景区灯光工程、镇区绿化、镇域绿化和场镇建成区主要道路的绿化项目。

  2005年之后,上里古镇乘着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春风,启动了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治理工程,建成观音沟供水厂、上里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古镇雨污管道、垃圾填埋场和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在古镇核心区建成公厕4所,使镇里的各类垃圾终于有了自己的“归所”。

  “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强化现有的环保基础设施能力。”刘永盛说,目前,镇里的垃圾处理站日处理能力是220吨,观音沟供水站日供水能力为900吨。该镇计划新建具有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垃圾处理站,并扩建供水站,使该镇日供水量达到2100吨,既优化、美化旅游环境,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软件”到位持久环保

  游客多了,各类垃圾自然也会相应增多。

  为了保证上里古镇的环境随时干净、整洁,镇上专门成立了一支保洁队伍。而为了保持镇上的卫生环境,上里落实专项保洁经费,购全各类保洁设施,共投入资金4万多元购入生态垃圾桶380个,生活垃圾桶200个,新购简易垃圾运输车5辆(人力板车),新置竹筏一只专门打捞河上漂浮物。同时,上里古镇管理局还安排成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专职保洁队伍(卫生清扫员14人,垃圾清运员4人,公厕管理员2人)。管理局采取签订用工合同的方式聘请专人清扫街道、运输处理垃圾、清理河面漂浮物。

  为了确保保洁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古镇管理局建立健全保洁制度,先后制定了《上里镇关于加强场镇卫生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公约》、《上里镇场镇卫生保洁门前三包制度》。游客集中区、白马泉景区和韩家大院还制定了《上里镇景区卫生整治公约》。

  此外,镇里还安排镇干部和村干部负责牵头搞好旅游沿线环境卫生。管理局指派专人对保洁人员采取考勤、定时检查、随机抽查与工资相挂钩的方式,月月考核、月月兑现,加强保洁人员的责任感,切实做到垃圾日清日运,保证景区和新场镇街道整洁、环境优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