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先心病患儿的重生之路 创口贴下的新生

来源:
2025-08-27 09:36
浏览:
收藏 打印

陈元国查看患儿康复情况

8月15日,在雅安市人民医院/雅安市妇幼保健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第三住院大楼8楼的病房里,3岁的杨妮(化名)趴在床上,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来划去,动画片里的笑声与她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像一串被风吹响的风铃。奶奶去办理出院手续了,这个刚做完心脏手术两天的孩子,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活泼。

“妮妮!”病房外传来爸爸杨军(化名)的呼喊声。杨妮立刻翻身下床,光着脚丫就往外跑,大腿上贴着的粉色创可贴格外清晰。若不是这块特殊的“勋章”,没人能看出这个现在奔跑跳跃的孩子,两天前刚接受过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手术。

听诊器下的惊雷

杨妮的心脏问题,是在她三个月大时那场肺炎中被意外发现的。当时,医生听诊时,听到了异常的“漏风”声——血液正从心脏里不该流通的通道里悄然穿行。进一步检查后,先心病这个诊断结果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杨军夫妇原本平静的生活。

“那段时间我总失眠,闭着眼就仿佛听见医生说‘心脏有问题’。”杨军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椅面的缝隙。那时,他一直在搜索关于先心病的一切信息,那些“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的字眼,和女儿熟睡时胸口轻微的起伏连在一起,成了他无数个深夜的梦魇。

更让这对年轻父母焦虑的,是对未来的恐惧。“我甚至不敢想她长大的样子。”杨军声音低沉,“能像别的孩子一样上学吗?能跑能跳吗?将来结婚生子会不会受影响?”这些念头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们。

为了确诊病情,杨军夫妇曾带着襁褓中的女儿奔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得到的结果与之前一致。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带着孩子定期复查,心里的石头始终没有落地。

直到今年初的那次复查,才在他们心里照进一丝光亮。

公益项目里的生机

今年初,杨军夫妇带着杨妮到市人民医院复查时,幸运地挂到了心内科副主任陈元国的专家号。正是这次就诊,成了这个家庭命运的转折点。

“孩子的情况符合‘天使的心跳’公益项目的救助标准,可以免费手术。”陈元国的话刚说完,杨军感觉耳朵嗡嗡作响,像是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

“天使的心跳”是由中华慈善总会与首彩爱心基金会联合开展的公益项目,专门为困难家庭的先心病患儿提供免费治疗,而杨妮恰好符合所有救助条件。

“孩子马上3岁了,符合专家建议的手术时机,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们就准备来做手术。”杨军说。

“很多家长因为经济压力,把孩子的病一拖再拖,其实很多先心病只要及时治疗,完全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陈元国从医多年,见过太多因延误治疗而错过最佳时机的病例。他记得第一次见到杨妮时,孩子依偎在妈妈怀里,大眼睛里满是对医院环境的怯生。

8月12日,杨妮被送进市人民医院。次日手术时,陈元国在术中发现,孩子的心脏存在两个距离很近的缺损,“就像墙上并排的两个洞”。

凭借丰富的经验,他决定一次手术同时封堵两个缺口,“这样孩子少受一次罪,恢复也更快。”

手术结束当天,当护士走进病房时,惊讶地发现杨妮已经能下地走路了。“就像没做手术一样,还追着护士要糖果吃。”杨军看着女儿在病房里蹒跚学步的样子,眼眶瞬间红了——那个他曾担心“跑不动”的孩子,没想到术后就迈出了轻快的脚步。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手术的创伤程度。“我以为心脏手术要开很大的口子,结果就贴了个创可贴。”杨军的语气满是不可思议。如今的先心病介入手术早已告别传统开胸时代,通过血管介入就能完成治疗,创口只有针眼大小,恢复速度远超他们的想象。

被重新书写的未来

在市人民医院,“天使的心跳”公益项目实施以来,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心足、院长张远国时常出现在患儿病房。他们深知,每一台成功的手术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重获新生的希望。“这些孩子不仅需要医疗技术的救治,更需要社会的关怀,让他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陈心足在一次病房慰问时说。

“我们不能让先心病患儿因为经济困难而延误治疗。”张远国说。

对于杨军最担心的“未来”问题,陈元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手术后,孩子就是正常人,完全可以正常结婚生子,相关考试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解释说,除了少数对心肺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岗位,绝大多数岗位对治愈后的先心病患者没有限制,“法律也不允许因此歧视。”

8月15日上午,杨军看着费用清单上的“0元”时,眼眶红了。这个数字背后,是公益项目的支撑,是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市人民医院党委的关心关怀,更是无数陌生人的善意。

“以前总觉得天是灰的,现在看什么都亮堂。”杨军抱着女儿走出医院大门时,阳光正好。远处,几个刚做完手术的孩子正在家长陪同下散步,他们都贴着相似的创可贴,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即将在阳光下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这场历时两天的住院经历,像一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杨妮的生命里激起阵阵涟漪,却终将归于平静。而那块小小的创可贴,将在不久后被撕下,只留下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印记,提醒着这个孩子,她曾拥有过一场被温柔改写的人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